首顆民用高光譜衛星升空 778公里外看清地面2.5米景物

2019-09-1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昨天11時26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一號02D衛星和兩顆小衛星發射升空。據了解,資源一號02D衛星也被稱為「5米光學衛星」,其分辨率優於5米,將實現多光譜同時對地觀測,為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監理工作提供穩定數據保障,同時兼顧防災減災、環境保護、應急管理等相關領域應用需求。

  準確分析礦物信息助資源勘探

  據悉,資源一號02D衛星為中國空基規劃中的重要型號,由自然資源部主持建造,是中國自主建造並成功運行的首顆民用高光譜業務衛星。衛星項目經理李一凡介紹,該衛星將工作在778公里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其攜帶可見近紅外相機幅寬達115公里,可以實現大中型城市一次性全覆蓋,可直接作用於城市規劃。同時其全色圖像可分辨地面2.5米的景物,街道、建築、車輛、山地水系、地貌形態等均清晰可見。除了獲得清晰影像,該相機一次成像將產生166張攜帶不同顏色信息的照片,準確捕捉各類礦物質反射的光信息,通過反演計算,能推算出觀測地區礦產的含量和覆蓋範圍,合成之後就是一張「藏寶圖」。

  此外,衛星在傳統的4個多光譜譜段基礎上增加了海岸藍波段、黃波段、紅邊波段和近紅外波段,在水體監測、植被參數計算、環境監測等方面可極大提升定量反演水平。以洞庭湖水質遙感監測應用為例,資源一號02D衛星可對葉綠素濃度、透明度、總懸浮物濃度、富營養化等級等數據進行即時觀察,準確把握環境變化走向,為提早預防、精準定位提供依據。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資源一號02D衛星將進一步拓展中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手段,大幅度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定量化調查監測能力,支撐及時掌控自然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狀況及變化趨勢。衛星光譜分辨率更高,在生態環境監測、土壤質量評估、地質礦物填圖、地表水和冰川監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可廣泛應用於應急管理、生態環境、住房與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林業草原等相關領域。

  資源一號02D衛星投入使用後,將與高分五號衛星開展協同觀測,並將與後續衛星組成在陸地資源中分衛星星座,進一步提升覆蓋與重訪能力。衛星項目經理李一凡表示,「重訪周期最快可在3天以內,充分保障了對同一目標的持續觀測能力,為填海造陸、退耕還林等變化較快的目標觀測提供了時間保證。」

資源一號02D衛星及其研發團隊。 中新社

  小衛星探南極 補齊觀測數據

  除了資源一號02D衛星,此次發射還搭載了另外兩位乘客,分別是北京師範大學的「京師一號」衛星和上海埃依斯航天公司的「金牛座」納星,設計壽命均為1年。其中,京師一號衛星是中國首顆極地觀測遙感小衛星,總重約16kg,配備2台光學相機載荷和1台AIS接收機,可在5天內完全覆蓋南極和北極,並對海冰漂移和冰架崩解進行監測,將極大提高中國極地遙感能力,減少對其他國家的技術依賴,彌補中國極地觀測數據的不足,對於促進中國極地與全球變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京師一號還可以實現全球範圍內任意區域中等分辨率圖像採集。

  而金牛座納星此次奔赴太空,是為了驗證「離軌帆」技術,以減少佔用太空軌道資源的「太空垃圾」。專家們認為,針對近地700公里以內的低軌微小衛星,採用薄膜「離軌帆」標配裝置,在衛星壽命末期在軌展開,以增大氣動阻尼的方式實現「被動離軌」,是一種便捷、經濟方式。金牛座納星試驗的薄膜「離軌帆」展開可達2.25平方米,被收攏成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模塊,採用標準化接口,加裝到小衛星平台用於實測離軌效果。

  【链接】

  北斗衛星明年建成全球系統

  中國北斗應用大會與會專家昨天透露,年內中國將再發射5至7顆北斗衛星,明年再發射2至4顆北斗衛星。到2020年,中國將完成北斗全球系統的全面建設。在新技術融合方面,北斗將與互聯網、物聯網、5G、大數據等深度融合。

  隨着「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提供服務,未來可提供米級、亞米級、分米級,甚至厘米級的服務。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表示,北斗的高精度和5G的高速度結合將極大地提高智能駕駛、智能穿戴及健康養老等方面的效率,極大提高民眾生活質量。

  中科院計劃在臨港 研製數百小衛星

  9月12日上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首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開工,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四根表示,預計未來十年內,研究院將在臨港自貿區新片區研製數百顆衛星,涉及國家重大空間工程、前沿科學任務、航天產業化發展,有效帶動航天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經濟效益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

  周四根介紹,為了滿足在研衛星任務並積極推進航天產業化發展,研究院計劃分三期建設,在臨港自貿區新片區內完成180畝的園區建設。目前,一期項目9.5萬平米的衛星研製基地已經竣工投產,今年微小衛星模塊化智能製造與應用創新平台項目作為二期項目又落地臨港綜合區,後續還將積極推進商業衛星研製基地作為三期項目落地臨港。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