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國家文物局昨天宣布,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已被成功追索並已入境中國。這是中國近年來在國際文物市場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實施跨國追索的價值最高的一批回歸文物。9月17日,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將在北京「首秀」。
外交刑事聯動促文物歸還
今年3月初,疑似中國流失文物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現身東京文物拍賣市場,引發各方強烈關注。根據拍賣方提供的資料,中國文物專家發現,這組青銅器通體藍鏽,明顯是出土未久而呈現出的新鮮鏽色,且鏽色與近年湖北隨州文峰塔、棗陽郭家廟等地出土的曾國青銅器鏽色完全相同。此外,這組青銅器也缺少歷史流傳的痕跡,未見任何文物收藏?錄,也沒有出入境手續,因此,可以認定曾伯克父青銅組器是遭盜掘後非法出口到日本。隨後,國家文物局立即啟動流失文物追索預案,聯合公安部確定了通過外交努力和刑事偵查相結合方式進行追索。
在外交努力與刑事偵查合力推動下,日本拍賣機構很快公開聲明中止文物拍賣。今年7月,經國家文物部門和公安機關多方施加壓力,文物持有人同意將該組青銅器上繳國家並配合公安機關調查。8月20日,國家文物局、公安部派出的聯合工作組,在中國駐日本使館完成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實物鑒定與接收工作。並於8月23日將文物運送回京。文物回京後,國家文物局組織國家鑒定委員會和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開展了系統的鑒定研究和科技檢測,曾伯克父青銅組器被整體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此次文物的成功回歸,為國際流失文物追索返還領域貢獻了新的實踐案例。公安部刑偵局龔志勇副局長透露,公安機關正就該批文物所涉刑事案件深入開展偵查取證工作。
曾伯克父霝霝身銘文。
70年14萬件海外文物回家
據文物專家介紹,曾伯克父青銅組器中鼎、簋、甗、霝、盨、壺器類同現,品類豐富,鑄造精緻、保存完整,8器均有銘文,多達330字,蘊含着豐富的歷史與文化信息。曾伯克父器物群為目前考古發現所未見,對於研究春秋時期歷史文化、曾國宗法世系以及青銅器斷代與鑄造工藝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9月17日,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將首次在國內與民眾見面,亮相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據了解,這是中國首次對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就進行全景式展覽。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介紹說,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執法合作、司法訴訟、協商捐贈、搶救徵集等方式,已促成了300餘批次,14萬餘件海外中國文物的回歸。國家文物局從中精心挑選了25個最具代表性、文物價值高的流失文物回歸經典案例在展覽中展出。每個案例都蘊含着許多精彩曲折、不為人知的故事。除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外,展出文物還包括大名鼎鼎的圓明園獸首、伯遠帖卷、中秋帖卷、青銅虎鎣、龍門石窟佛像等。
【链接】青銅器印證曾國歷史
據專家介紹,曾伯克父青銅組器,應是源自湖北隨棗一代、春秋早期曾國高等級貴族墓葬出土文物。組器共8件,包括1鼎、1簋、1甗、1霝、2盨、2壺,從形制、銘文、紋飾、鑄造等方面均體現出典型的春秋早期青銅器的時代風格。這批青銅器銘文眾多,每件青銅器均有銘文,其中簋器、蓋對銘共100字,壺每件器、蓋對銘共48字,銘文的字形筆畫圓滑,字形遒勁飽滿,布局錯落有致。每器均帶有自名,蘊含着豐富的歷史信息。
此外,該批青銅器鑄造工藝極為精緻,通過X光照相技術可以看出,所有青銅器都為範鑄成型,鼎、甗耳部為直接鑄造,簋、盨、壺等則先鑄出器身,同時耳部鑄造出銅榫,然後再安裝器耳活塊範,鑄造器耳,體現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青銅器鑄造工藝。
據了解,曾國在傳世文獻中沒有明確的記載,1966年京山蘇家壟出土「曾仲斿父」九鼎銅器群,學術界才確認隨棗走廊一帶有曾國,1978年隨州發現曾侯乙墓,多數學者認為曾國就是歷史文獻中記載的隨國。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對此前的曾國墓葬考古發現有着重要的補充印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