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由臺北市長柯文哲籌組的臺灣民眾黨已舉行創黨成立大會,柯文哲當選為黨主席,而臺灣民眾黨將投入2020年立委選舉,並且推動與郭臺銘、王金平的結盟來參與2020年「總統」選舉,而柯本人則放眼2024年「總統」選舉。大家關心的是,柯藉由組黨來推動柯、郭、王的結盟是否能成功?又,打着「第三勢力」旗號的臺灣民眾黨,能否走出康莊大道,攸關目前對立的兩黨競爭,是否會走向更多元的三黨競爭。
結盟撼動藍綠板塊
原先標榜白色力量要制衡藍綠的柯文哲,終究還是組織了臺灣民眾黨,用以能在政壇上延續可長可久的續航力。溯自去年柯綠分手後,民進黨即不斷因他主張的「兩岸一家親」而將他「抹紅」,柯文哲可謂遭逐出了綠營。柯文哲在8月6日的成立大會中表示,臺灣民眾黨的成立,其實是要進行一場「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他看出臺灣民主停滯的癥結,在於臺灣的「政治文化」貧瘠、偏差或扭曲,他認為需要用「社會運動」的方式來改變。這樣的思維,符合臺灣民眾黨定位為「柔性政黨」的特質,也能凸顯它與國、民兩黨剛性結構的差異,也可能是某些社會大眾對所謂「第三勢力」的期待。
事實上,臺灣民眾黨意在立法院席次,也被外界視為2020年「總統」選舉的起手式,但政黨成立大會曝光的111位創黨黨員欠缺政治大咖,出席名單也沒亮點,加上不收黨費、黨章空泛,使得柯缺人、缺錢、缺組織、缺核心價值等「四缺」暴露無遺。此次組黨,除了希望白色力量能在政壇延續,積極拉攏郭臺銘,乃成為有效解決「四缺」問題的重要考量之一。
平心而論,柯文哲之所以匆忙組黨,主因在於他看到國民黨初選失利的郭臺銘,正在結合同樣失落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尋求出路,因此加緊推出一個平臺,希望成為他們尋求奧援的及時雨。如果郭、王答應結盟,可以共同搭配並且組合來角逐2020年「二合一」選舉,進而拉抬臺灣民眾黨。柯文哲的盤算是:郭有雄厚財力、王有基層實力、柯有個人品牌,三人若結盟參與2020年選舉,勢必可以撼動藍綠板塊。
七分打綠 三分批藍
再進一步言,柯文哲的如意算盤是:由郭臺銘率領來打「總統」選戰,柯本人則留守臺北市長,再搭配王在中南部基層的實力。藉由結盟與網絡人氣,三人在全臺各地廣結「第三勢力」,至少在立法院可望攻下10席上下立委;若此,爾後「柯主席」便可在立法院具有相當影響力。由於柯目前的民調仍遊移在第二、三名之間,必須結盟像郭臺銘這樣的強棒方能有加分作用,更何況也不能排除有反敗為勝的可能。
換言之,若郭願結盟並參選「總統」,憑郭的財力與聲望,除可立即填補臺灣民眾黨「四缺」中之缺人缺殘的困境,尚能代替柯扮演「母雞」帶領「小雞」搶攻立委席次。無論郭最後是否勝選,未來柯除了可免除「落跑市長」的罵名,避開被藍綠市議員追剿,還可坐穩黨主席的職位,徐圖2024年大選。如果郭臺銘最終婉拒參選,柯文哲向郭釋出善意,除了可把原先即混沌不安的藍營,裂解得更加嚴重,尚有機會獲得郭臺銘挹注經費,為貧瘠的臺灣民眾黨添加衣食。更何況,郭臺銘若願結盟參選,無論勝出與否,也將可為臺灣民眾黨贏得數千萬乃至上億元新臺幣的政黨補助款供其運用,對柯文哲而言,堪稱穩賺不賠。
總之,柯文哲的組黨宣言,會選擇七分打綠、三分批藍,即是精準掌握了「批綠比批藍更具殺傷力」的特色,所瓜分的票源將是綠大於藍,這也是民進黨急於圍剿他的原因。柯文哲堪稱已利用組黨搶下選戰的話語權,讓其聲量起死回生。柯文哲頻對郭臺銘、王金平招手的「郭柯王結盟」一旦成立,不僅可為臺灣民眾黨添加巨大動力,也將對選情投下震撼彈。近來民調顯示「郭柯王聯盟」可以打敗韓國瑜、蔡英文,即使最後仍無法勝選,也將能憑藉郭臺銘的「母雞效應」拉抬臺灣民眾黨的立委席次,穩住臺灣第三大黨的基本盤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