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生
2017年起,中國內地禁止24種洋垃圾繼續進口,到2020年底,更連包括報紙、辦公室廢紙、紙皮的入口廢紙都一律拒收;內地作為地球上最主要的廢膠廢紙出口目的地,相關新措無疑令各地政府大傷腦筋。全球回收商唯有另尋出口,以致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廢料入口量大幅增加,其中來自美歐的塑膠廢料輸入量,便從過去每月1000萬美元左右,急飆至2018年月均超過4000萬美元;然而,近月該些國家也開始關閉大門,直言不希望淪為他人垃圾場,進口量並馬上應聲跌回此前水平。到底,哪裏才是人類垃圾的出路?香港的回收業又應何去何從?
內地及東南亞皆拒收
的確,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日,沒有多少國家和地區再想接收垃圾,也莫說當中涉及國家尊嚴。其中,言論一向出位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更威脅如果加拿大不將廢膠貨輪打道回府,將不惜跟對方開戰。馬來西亞亦將「遣返」3000公噸洋垃圾,官方理由是裏面質素欠佳、不能回收。泰國則乾脆效法內地,計劃於2021年禁止廢膠入口,而越南亦有類似構想。
廢膠廢紙無疑不應被送堆填區或焚化爐,反之,回收場肯定是最理想的終點。然而,非常遺憾,理想和現實總有距離,許多原本可回收的垃圾最終都沒有回收,舉世皆然,香港自不例外。影響所及,有市民甚至放棄垃圾分類,理由是「反正都跟其他垃圾一樣,被運往堆填區,何必再白費努力、白費心思?」不必諱言,要建立一個良好習慣,是不容易的;一旦良好習慣改變了,要重建回來亦不容易。如果回收問題再不盡快好好解決,之前的所有回收工作及相關公民教育注定前功盡廢。
工序須一站式本地化
歸根究柢,必先為可回收廢料尋得適當歸屬,否則以上一切無從談起。有一條原則必須釐清,就是垃圾出口一途已不用多想--這意味,回收工作必須本地解決,由收集廢料到循環再造,整個工序都要在本地「一站式」進行。始終,自己垃圾自己回收,乃合理不過之事。就連美國,紙業處理廠的投資都顯著增加,包括獲得來自內地的玖龍紙業親來設廠。至於日本,更會趁G20大阪峰會推銷新的垃圾處理技術,擬於2023年前在東南亞建設10座垃圾處理及焚燒發電示範城市,同時並提供垃圾回收、分解、循環等經驗。國際金融公司的評估指出,到2022年垃圾發電的全球市場規模將比10年前翻大10倍。
香港又應如何應對?當美國如斯高成本的發達地方,聯邦最低工資高達7.25美元(即約56港元,相當於香港的1.5倍),也開始在本地設廠處理垃圾;可以看到,我們還有理由不捋起衣袖嗎?當然,除了人工成本高,香港土地供應嚴重不足,覓地建設誠是一大問題;不過,這跟污水處理廠一般,都可善用岩洞。至於如何確保回收廠的可持續性,一方面盡量控制成本,另方面盡量做到收支平衡,這無疑是回收業的最大疑難;但必須強調,即使過程注定虧損,這個工作也有必要推進。正如污水處理,難道又是一門賺錢生意?
公營化是必然
目前,香港回收業是商業運作,政府誠不應與民爭利。然而,隨着各地對洋垃圾關上大門,回收業能否繼續有利可圖?業界本身也非常悲觀。去年在港紙皮回收價尚有1.5元,現在則跌至0.3元甚至0.2元,拾荒者一車仔紙皮僅值數塊錢--所以,好多老人家也不再執紙皮了。展望明年,當中國內地全面禁收廢紙,屆時整個行業勢恐消失!現時,港府向回收商提供多項資助,包括協助業界簡化申請購置設備及提升處理廢紙效率,又資助鼓勵回收商採用回收壓縮車計劃;但毫無疑問,凡此種種皆治標不治本,因為當回收業變得無錢可賺,誰又願意繼續做虧本生意?
香港一直信奉市場主導模式,理由是效率高、成本低;但當市場失效,以致社會民生服務出現真空,即使政府接手後難免效率低、成本高,也不代表政府不應出手。類似例子多不勝數,由清理街道到清理垃圾皆然;為何清理及回收廢料,政府卻不能參與其中?將回收事業公營化,並由政府出資外判工作,乃未來香港回收的必由之路。
說到底,自家垃圾自家理,可以回收的就自己負責回收,一旦市場失效就必須政府介入。隨着各地拒收洋垃圾,回收業又難以持續,必然會倒逼香港、令香港不得不出現一場回收革命。愈早準備應戰,愈早回應市民的顧慮,這場革命亦肯定愈易成功。誰又希望看到,堆填區更快爆滿、可回收物料被塞進一般垃圾車、香港與環保二字愈距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