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亟須休養生息

2019-06-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一場針對「逃犯」為「主角」的修例,竟至演變成大規模示威,甚至出現暴力,令人唏噓。風波導致社會嚴重對立,人心動蕩,政府施政也將舉步維艱。為了避免社會的進一步動蕩,特首林鄭月娥暫緩《逃犯條例》修訂,並且道歉,保安局局長、律政司司長也先後承認港府在修例工作上有所不足,就社會因此出現的矛盾、紛爭及焦慮,向港人道歉。
 
  把注意力轉向經濟民生
 
  與此同時,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認為,由於議會需要時間修補裂痕及平靜下來,而且尚有其他經濟民生議題須審議,應暫時擱置政治議題。為此港府放棄在本立法年度通過具爭議性的一些議案。對此,我們表示理解。在內外環境動蕩的情況下,香港的首要目標是休養生息,穩定社會,穩定民心,把注意力轉向經濟民生。
 
  經歷此場風波,香港就像一個舊疾與新病同時爆發的衰弱病人,既需要醫治,又經不得猛藥,更需要悉心調理。對此,社會各界都應當予以細心呵護,避免再出現暴力抗爭。畢竟,這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大家生活的地方,把香港搞亂搞垮,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是不能承受之重。
 
  遺憾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良好的願望很難抵擋無情的破壞。雖然更多人在呼籲,期待各方放下政治分歧,回復理性,走向團結,重新聚焦經濟民生議題,但依然有少數人士食髓知味,不依不饒,繼續「消費」修例帶來的風波。為將其獲得的利益最大化,他們逼迫特區政府答應他們的條件,並且劃出時間的「死線」,21日已有青年人到金鐘一帶繼續「抗爭」,情況不容樂觀。也有人宣稱要「積蓄力量」7·1再來。剛停歇的風波,可能又會被重新攪起,香港將繼續走向動蕩。相信這是所有熱愛香港的人所不願意看到的。和平表達訴求是基本法賦予港人的權利,應該得到尊重,但暴力卻衝擊香港法治,影響人們對香港的信心。為此,期待更多的人放下歧見,回復理性,共同守護香港的和平寧靜。
 
  再度動蕩將損害發展
 
  香港是個小經濟體,狹小的面積承載740多萬人口。這裏經不起大風大浪,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任何風吹草動,對經濟發展都有不可低估的影響。一個最新的事件就是:高銀金融在召開緊急董事會後,公告決定放棄早前作價111億元投得的九龍啟德4C區商業地王,為此他們寧願讓已經預交的2500萬元付之東流。該企業在一個月內突然由大好友變成看空,其解釋是「近期發生的社會矛盾和經濟不穩定將可對香港商業地產市場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高銀此舉在香港一石激起千重浪,令商界中不少人憂心忡忡。如果香港的不穩定繼續發展,各方失去信心,高銀導致的多米諾骨牌倒下,更多資金撤出香港,並非完全不可能。
 
  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一個社會經濟民生要向前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內部穩定,而社會穩定的核心是人心穩定。如果說,當初修例政府功課做得不足,引發各方憂慮導致風波乃至社會不安定是難以避免的話,那麼,當政府已經暫停修例並多次道歉,社會回復平靜的條件已經具備,社會各方,都需要為香港穩定作出努力。再度動蕩,不僅進一步損害香港經濟整體發展,同時將損害香港市民的切身利益。
 
  給政府機會和時間
 
  修例由法律事件演變為政治事件,其間自然有很多教訓值得記取。包括政府出台的倉促、溝通的不足、文宣的落後等等;而外部勢力的公然干涉也是回歸以來前所未有的。但除了這些因素,難道沒有任何其他因素值得思考嗎?須知,政治與經濟往往是一對孿生兄弟,會互相滲透。專門研究群體事件的學者發現,政治風波中常常有經濟民生的影子出現。絕大多數群體性事件與經濟發展失衡、社會基尼系數拉大存在直接或間接關係。回頭看此次修例風波,數十萬人難道都是僅僅因為「送中」兩個字而在群體行動中失去獨立思考嗎?香港上樓難,貧富差距拉大,青年上升空間狹小等多年積累的民生怨氣,一直在尋找一個宣洩的出口。而修例風波,成為這些人群宣洩民生怨氣的「完美窗口」。
 
  今天,當政府痛定思痛,努力為修復社會撕裂做工作時,我們需要給政府機會和時間,更要跟政府同聲同氣,為解決香港民生積怨建言獻策,協助與支持政府重新聚焦於經濟民生的發展,解決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弊。這是香港賴以生存的根基,是所有港人的共同利益。當前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在增加,中美貿易戰也不會因為兩國元首會談而完全煙消雲散。在此世界大變局過程中,香港如何能夠「平安駛得萬年船」,盡在大家的「一念」之中。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葉建明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