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811

【财经周记】歷史的轉折,在今天寫下注腳

2019-05-20
来源:香港商报

 

  無論人們最初有沒有意識到,一些看似偶然的細節,後來往往成為左右歷史發展進程的決定性因素。歷史的吊詭或許正在於此——很多時候,拐點的到來並非那麼涇渭分明,卻足以在不經意中改變事物的走向和運行的邏輯,令到結果大相徑庭。眼下的中美兩國,無疑正處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上。

  在中國走過改革開放40周年,並展現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和信心之時,美國,這個世人眼中開放包容的大國,正日益變得狹隘起來。美國,正與其建國之初定義的那個開放、多元、包容的社會,漸行漸遠。

  美國國內代表少數立場的逆全球化思潮裹挾了政壇,特朗普政府亦被鷹派人物劫持。今天,特朗普政府正試圖打破中美之間的相互依賴,通過對中國加徵關稅、實施配額和出口禁令、禁止投資,逮捕企業高管、阻止轉讓技術等手段,來削弱並阻止中國的崛起,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上周,美國宣布將華為等70家企業列入「實體」名單,意味?這些企業向美國購買技術產品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此舉在中國和全世界引發強烈反彈,也令到一眾美國出口公司利益嚴重受損。

  在美國於去年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之前,中國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中國是世界眾多大宗商品和產品的最大消費國。中國消耗了世界上59%的水泥, 47%的鋁,56%的鎳,50%的煤炭、50%的銅和鋼,27%的黃金,14%的石油,31%的大米,47%的豬肉,23%的玉米和33%的棉花,25%的能源。

  中國提供了全球半導體三分之一的市場,對這些產品的需求以每年16%左右的速度增長。中國一直是美國芯片的主要市場,微型芯片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單一進口產品,今年的進口額約為1100億美元。然而,上周美國將華為等70家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意味?美國為了一個虛妄的理由將上千億美元的利潤拱手相讓。

  此舉也引發了中國企業科技自立的雄心壯志。華為旗下半導體公司海思總裁就以「曾經的備胎一夜轉『正』」來激勵全體員工,不僅要保持開放創新,更要實現科技自立!這場中國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毫無疑問,也將是世界科技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

  美降低科學技術開放程度

  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已進入尾聲,全球化的國際合作和分工體系已日臻成熟,誰曾想到,美國卻要切斷與中國科學家、技術人員、工程師和數學家(即所謂的STEM工作者)的聯繫。在美國,每年大約有65萬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畢業,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外國人。(在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等一些學科,外國學生約佔美國新學位總數的一半。)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外國學生來自中國。美國一些政客正醞釀出台限制中國學生學習美國高科技專業的法案。技術的進步是通過合作,而不是知識的封存。眾所周知,美國科技力量的強大來自於持續的創新能力,而這種創新能力是建立在廣泛吸納全球人才的基礎之上。美國正降低其科學技術的對外開放程度,這一舉動除了凸顯美國極度的不自信外,也背離了其作為立國根基的創新精神。

  對比來看,在中國本土,每年有180萬名科學家、工程師和數學家畢業。中國在STEM領域授予的博士學位數量即將超過美國。從全球來看,大約有四分之一的STEM工作者是中國人。中國的知識型勞動力是美國的8倍,增長速度是美國的6倍。到2025年,中國的技術熟練工人預計將超過代表發達經濟體的經合組織所有成員國的總和。

  也有美國國內人士對此保持了清醒的認識。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小查斯?弗里曼就指出,華盛頓的好戰派日益強大,這些都是值得認真討論的嚴肅問題,但美國人對此置若罔聞。他認為美國與中國面臨的不是一場新的冷戰,而是一場美國230年來從未經歷過的競爭。而在這場競爭中,美國並無勝算的把握。

  在他看來,中國已完全融入全球經濟。中國不再是孤立的、貧窮的,也不再與遙遠的事務無關。「這是一個有能力與我們競爭並開始超越我們自己的社會。中國面臨?許多挑戰,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足智多謀,樂觀地認為他們後代的生活將比他們自己的生活好得多——此時我們美國人對我們國家的現狀和未來狀況空前悲觀。」

  未來將走向何方,今天的我們仍未可知。但終有一天,我們轉身回望,會發現歷史的拐點,正是今天為之寫下了注腳。

  香港商報記者 李穎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