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手機

反壟斷案敗訴 蘋果市值單日蒸發逾500億美元

2019-05-14
來源:香港商報網綜合
 
  5月14日消息,據CNBC報道,當地時間周一,美國最高法院周一批准消費者對蘋果繼續發起訴訟。該訴訟指責蘋果壟斷iPhone軟件應用市場,並強迫消費者支付過高費用。原告聲稱,蘋果要求App必須通過其App Store進行購買,並且收取30%的額外費用。受此消息影響,蘋果股價盤中最大跌幅6.3%,收跌5.81%,收報185.72美元,創今年3月14日以來的兩個月最低,市值單日蒸發逾500億美元。
 
  特朗普任命的保守党法官布雷特·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與最高法院的四名自由党法官一起做出了這項不利于蘋果的判決,並撰寫了判決內容。
 
  iPhone用戶辯稱,蘋果通過應用店收取30%銷售佣金是對壟斷力量的不公平利用,導致價格虛漲,並將最終代價轉嫁給消費者。
 
  包括芝加哥第一原告Robert Pepper在內的消費者們于2011年向加州一家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稱蘋果的壟斷導致了其App store內的應用與其它來源相比價格過高。他們得到了來自德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的30名州檢察長的支持。
 
  提起訴訟的iPhone用戶指出,每當他們從蘋果App store購買應用程序時,他們都會向蘋果支付費用,而不是向應用程序開發商支付。他們表示,自己是這些過高收費的直接受害者。蘋果則表示,消費者充其量是間接購買者,因為任何超額收費都會被開發商轉嫁給他們。根據蘋果公司的數據,App開發者2017年的收入超過260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了30%。
 
  蘋果認為,只有應用程序開發人員而非用戶才能夠提出這樣的訴訟。但在卡瓦諾的判決書中,最高法院駁回了蘋果的這一要求。他寫道:“蘋果這樣做沒有多大意義,只不過能帮其擺脫這場和其他類似的訴訟案。”
 
  對于這一指控,蘋果辯稱它只是作為應用程序開發商的代理商,這些開發商自行定價,並向蘋果支付佣金。蘋果聲稱,最高法院允許訴訟案繼續審理的判決,可能對電子商務領域带來威脅。電子商務是美國經濟中一個迅速擴張的領域,年銷售額高達數百億美元。
 
  iPhone用戶訴訟的結果可能會影響蘋果以及其他運營電子市場的公司,如Facebook、亞馬遜和谷歌等如何構建自己的業務。對蘋果來說,這些訴訟可能導致其受到數億美元的罰款。
 
  在一份聲明中,代表iPhone用戶的律师大衛·弗雷德里克(David Frederick)表示,“這一裁決對于維護消費者免受蘋果等壟斷零售商带來的危險非常重要。蘋果的壟斷控制並扭曲了應用程序的價格,現在是結束這種壟斷權力被濫用的時候了。”
 
  美國最高法院裁決公布後,蘋果股價下跌了5.81%,落後于大盤。
 
  蘋果發布完整聲明如下:
 
  今天的裁決表明,原告可在區域法院繼續他們的反壟斷訴訟。我們有信心,當事實浮出水面時,我們會獲勝,因為無論按何種標准來看,應用店都不屬于壟斷。我們自豪地為客戶創造了最安全、最值得信賴的平台,為世界各地的所有開發者創造了巨大的商機。
 
  開發者設定了他們應用程序的價格,而蘋果在這方面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應用店中的絕大多數應用程序都是免費的,蘋果什麼也得不到。蘋果唯一能分享收入的情況是,開發者選擇通過應用店銷售數字服務。開發者有許多平台可供選擇來交付他們的軟件,我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使我們的應用店成為世界上最好、最安全和最具競爭力的應用店。
 
  持續近十年的蘋果反壟斷案 真能顛覆App零售市場嗎?
 
 
  其實這場圍繞App Store的反壟斷案已經拉鋸近十年。
 
  2008年蘋果上線App Store,如今已經有約200萬個App可供用戶下載。按照規定,每位App開發者向蘋果交納99美元的會員年費,同時獲得自主定價的權力,只是價格數字必須以0.99美元結尾,而蘋果從中抽取30%的佣金。
 
  2011年,四名iPhone用戶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App商店向App程序開發人員收取的30%的佣金被轉嫁給了消費者,並由此導致iPhone App價格的上漲。
 
  最近的一個例子可以是Spotify。如果是從網頁上進行訂閱,它的音樂應用程序每月9.99美元,但如果從iOS上訂閱,則變成了每月12.99美元。
 
  這多出的30%佣金被視為蘋果的淨利潤。上線十年以來,App Store已經為蘋果累積創造了超過數十億美元的價值。而且,在iPhone和iPad等硬件銷量增長疲軟的情況下,這部分收入仍在保持上升態勢。
 
  這場訴訟的原告認為,根本原因在于蘋果在應用零售市場的壟斷地位。如果在競爭性市場中,他們至少有選擇更低廉價格應用的機會。他們堅稱,蘋果至少應該被施加壓力,下調原定的30%抽成比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原告和蘋果的下一步棋都不好走。
 
  有美國法律人士認為,原告現在僅僅是有機會證明他們的指控,但要論辯這場壟斷是否真的成立,在程序上仍然具有挑戰性。客觀估計,這起訴訟迎來下一個階段性結果可能又會花費一到兩年時間。
 
  對于蘋果而言,在“蘋果稅”的影響下,它和多家巨頭的關系已經變得微妙。例如,亞馬遜已經將許多用戶購買行為引流向網頁端,像書籍、音樂、電影和電視節目等等。此外,Netflix在去年12月也放棄了iOS上的應用內訂閱。
 
  如果在之後的訴訟中遭遇真正意義上的“敗訴”,等待蘋果的將是數億美元的罰款。通常情況下事情可能不會這樣極端,但蘋果調整其平台銷售應用程序的方式幾乎是一定的,這就又會牽連大量應用程序開發者。
 
  誰笑到最後還不好說,畢竟誰也無法預控蘋果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會做出怎樣的妥協和讓步。
 
       來源 網易科技 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李振陽]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