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軍事

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 明日海上閱兵

2019-04-22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昨日上午,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回顧了70年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奮鬥歷程,總結在戰鬥、建設、改革、轉型和軍事鬥爭準備實踐中形成的歷史經驗,展望在新時代征程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光明前景,同時對70年間為海軍建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其中,包括獲突出個人表彰的「3·14」南沙海戰一等功臣楊志亮、五戰五捷的「常勝將軍」陳偉文等(詳見列表)。

  以70周年為新起點

  大會指出,70年來,人民海軍始終對黨忠誠、聽黨指揮,英勇善戰、敢打必勝,改革創新、勇於超越,恪守宗旨、服務大局,英模輩出,已逐步發展成為一支能夠有效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強大的現代化海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人民海軍高歌猛進、闊步前行,大踏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大會表示,海軍廣大官兵將始終圍繞「堅決聽黨指揮,加快轉型發展,建成一流海軍,隨時準備打仗」的目標要求,堅定不移用習近平強軍思想統一思想和行動,以紀念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為新的起點,奮力跑好手中的歷史接力棒,為加快海軍轉型發展、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貢獻智慧和力量。

  大會還對海軍航空兵某旅、泉州艦、「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某潛艇支隊某艇員隊、中建島守備營、海口艦、某防險救生支隊機動救撈中隊、長城201號艇、艦載航空兵某團、陸戰隊某旅機械化步兵合成營輕型機械化步兵二連共10個人民海軍70周年突出貢獻單位,以及26名突出貢獻個人進行了表彰。

  南沙功臣 常勝將軍

  其中,獲突出個人表彰的楊志亮為1988年南沙海戰一等功臣。據《焦作日報》披露,楊志亮先後在水面艦艇、海軍機關、潛艇、後勤保障部隊工作,歷任艦艇槍炮長、艦副政委、艦政委、支隊副政委、保障基地政委等職,2018年離任,1988年在南沙群島赤瓜礁「3.14」海戰中英勇作戰,光榮負傷,榮立一等戰功。

  據中國廣播網2013年9月報道,1988年在南沙赤瓜礁海域維護領土主權的「3.14海戰」中,楊志亮被子彈掃斷左臂後,把打傷的胳膊別在皮帶上,繼續英勇戰鬥。另據澎湃新聞報道,楊志亮奔赴戰場時,草草在日記本上寫下「我就要登礁了」,成為給戀人留下的唯一一句話。1年後,這對戀人在北京結婚,當時海軍司令員劉華清、政委李耀文親自來到婚禮祝賀。

  同獲突出個人表彰的陳偉文為五戰五捷的「常勝將軍」。據江門市檔案館官網介紹,陳偉文先後任海洋榆林基地副艦長、艦長、海軍廣州艦艇學院訓練部副部長、榆林基地參謀長、司令部黨委書記等職。1990年起,陳偉文任海軍廣州艦艇學院副院長兼訓練部部長、學院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陳偉文駐守祖國海防前線24年,參加上川島、榆林海域、西沙海域、南沙海域及捕獲入侵軍用武裝船等五次戰鬥,五戰皆捷。共擊沉敵艦艇7艘,擊傷3艘,俘獲3艘,俘虜180人。

  【鏈接】各國參閱艦艇陸續抵達 看看都來了哪些軍艦

  【香港商報訊】昨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11國16艘艦艇陸續抵達青島。

        4月19日上午,新加坡海軍“堅強”號護衛艦抵達青島。這是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到訪的第一艘外國海軍艦艇。圖為“堅強”號護衛艦吊放舷梯。中新社

         繼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19日抵達青島後,前來參加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11國16艘艦艇21日陸續抵達。

  4月21日,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帅”號護衛艦抵達青島,該艦與“尼古拉·奇克爾”號救生拖船、“額爾布魯士”號後勤保障船將一同參加中國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

  在聖彼得堡設計建造的“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帅”號護衛艦,是俄羅斯第四代搭載制導導彈的戰艦,是22350型護衛艦的首艦。

  “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帅”號護衛艦(舷號454)于21日午後抵達碼頭。該艦隸屬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是俄海軍22350型導彈護衛艦的首艦,2018年正式服役。該型艦艇滿載排水量4600噸,全速30節,裝備導彈垂直發射裝置、通用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130毫米艦炮,可搭載1架直升機。

  此前有俄媒報道稱,以“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帅”號護衛艦為首的俄海軍北方艦隊艦艇于今年2月26日開始遠洋航行,這也是該艦首次進行遠航。此次與“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帅”號一同抵達青島的還有其他幾艘俄軍艦艇。

      韓國海軍“京畿”號護衛艦。

  韓國海軍此次來華的“京畿”號護衛艦(舷號812)屬仁川級導彈護衛艦,標准排水量2300噸,最高航速30節,可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人民海軍70年)(2)來華參加多國海軍活動的外國軍艦抵達青島

        4月21日,文萊海軍“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抵達青島。新華社

  此次抵達青島的文萊海軍“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舷號09)經常參加國際海軍演習。該艦曾于去年10月赴中國湛江參加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演習,並在編隊通信演練中擔任課目指揮艦。

  同樣曾來華參加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演習的還有越南海軍“陳興道”號護衛艦(舷號015)。該艦也于21日抵達青島,是俄制獵豹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2100噸,最大航速29節,可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人民海軍70年)(3)來華參加多國海軍活動的外國軍艦抵達青島

         4月21日,印度海軍“加爾各答”號導彈驅逐艦抵達青島。新華社

  印度海軍此次派出兩艘軍艦來華參加多國海軍活動,分別是“加爾各答”號驅逐艦(舷號D63)和“沙克提”號補給艦(舷號A57)。其中,“加爾各答”號是該型導彈驅逐艦的首艦,滿載排水量7000噸,最大航速32節,裝備反艦導彈發射架、短程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30毫米近防火炮等,可搭載2架反潛直升機。

  日本「涼月」號驅逐艦抵(舷號117)達青島。  路透社

  日本“涼月”號驅逐艦(舷號117)也于21日抵達青島。該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較為新銳的水面作戰艦艇,是秋月級多用途驅逐艦的3號艦,滿載排水量6800噸,航速30節。

  新加坡海軍“堅強”號護衛艦(舷號72)已于本月19日抵達青島,是此次多國海軍活動中第一艘抵達的外國海軍艦艇。該艦為可畏級導彈護衛艦,滿載排水量超過3000噸,航速27節,可搭載1架直升機。

  選址青島為上佳選擇

  對於為何選擇在青島舉辦活動,軍事專家李傑昨日介紹,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共舉行了5次海上閱兵,除2018年是在南海閱兵外,其餘4次都是在黃海海域進行。此次仍選址青島,一是因為青島是海軍的重要基地,與中國海軍的成長歷史有着密切關係,包括第一所海軍航校以及第一個潛艇基地。二是相對而言,黃海海域比較平靜,不僅是基地港口水文氣象相對較好,海面也比較開闊方便停泊。三是中國已經在青島舉辦了多次海上閱兵,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具備。青島是一個大城市,國際艦隊到此集結,岸上的活動也比較容易安排。

  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也表示,從港口條件、海軍積澱和城市開放程度等方面考慮,青島是舉辦國際性大規模海上閱兵慶典的「上佳選擇」。

[責任編輯:蔣琳]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