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菁
市場份額繼續向頭部大廠靠攏,小廠商的生存越發艱難了。中國手機市場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根據IDC調查,2018年第四季中國手機市場排名,華為居冠,蘋果跌落第四,處于攻勢的中國品牌們意氣風發,每逼近蘋果、三星等老牌巨頭一步,都是值得慶祝的里程碑。但是,哪怕蘋果銷量下滑,三星在中國滅絕,我們仍然不能無視巨頭的陰影。5G的到來將會成為一次彎道超越的機會。一波巨大的換機潮之下,危險與機遇並存,難以撼動的冰山是否會由此碎裂,後來者能否抓住機會踏浪而上,都是這片戰場上值得關注的焦點。
“大魚”吃“小魚”行情加速
過去一年,全球手機消費市場正在變得意興蕭索,廠商們挖空心思激發購買沖動,用戶需求卻只有涓涓細流,不斷收窄。縱觀整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過去的一年整體銷量正處于下滑的狀態。更為可怕的是,國內三四線市場突然出現“閉店潮”,大量渠道商失去了吸附力,讓用戶流失情況異常突出。
與家電、PC行業發展軌跡類似,智能手機也開始進入了寡頭時代。國內手機市場已開始從飽和期轉向淘汰期,細分市場的生存空間正在逐步縮小,市場留給小廠商的機會已所剩無幾。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第二三梯隊企業主動選擇與大廠商合作,這種“大魚吃小魚”的戲碼將繼續上演,市場或將呈現進一步集中化的態勢。
5G喋血江湖,頭部廠商面臨專利技術險阻
沒能抵禦市場寒冷的廠商黯然退場,不過留下的廠商們也暗地焦灼,壓力主要來自高通。
不久前,高通發布2018財年第四季財報。內容顯示該公司營收為5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9億美元下滑2%;淨虧損為5億美元,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為2億美元,無論設備和服務板塊,還是專利授權板塊,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市場的寒冷很快讓上游廠商感受到壓力,不過並沒有讓這個專利巨頭瑟縮起來,而是更為激進地啟動“攻擊模式”,推進壓力繼續向下傳遞。
在尚未推出5G方案時,高通已公布了5G手機專利授權方案及物聯網收費標准。按照最新的授權計划,手機廠商和物聯網產品仍然躲不開高通稅,將專利費設定在2.275%至5%之間(征收上限為400美元)。
而接下來,5G的盡早商用又將成為高通的又一個籌碼。目前,關于5G終端的重要進展幾乎全部來自采用了高通平台的企業,2018年8-9月,聯想、OPPO、小米、vivo相繼發布5G手機的研發進展,四家公司均采用了高通的驍龍X50基带芯片,其中,OPPO、小米已經打通了5G的信令和數據鏈路。而蘋果目前尚未傳出與5G有關的任何消息。
5G時代必然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的競爭焦點。廠商和行業專家們在增量時代已經種下憂患意識,早早預見行業的下滑,亦看破專利技術的險阻遲早掣肘企業向前。那是定數,逃不開也躲不過。
反思,或許只有創新才能拯救市場
市場的清洗,讓創業者們認識到,把命運交給市場的起伏終不是辦法,技術和創新展現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規模是一切的先決條件,沒有實力支撐的“情懷”與“高端”就是耍流氓;求人不如求己,其實最好的搭救是自救……
在現實面前,廠商們不應該丟掉應有的冷靜。增量消失是客觀事實,他們無法扭轉必須面對;不能補齊技術短板,自己只能是等待收割的莊稼,手里永遠沒有選擇權,因此市場的頭部企業都開始在技術環節不斷發力。專利成為整個行業繼續發展的前提。華為看准了3D游戲對手機畫面渲染和呈現能力的優勢;OPPO意識到將命運與綜藝節目的收視率結合,打造超級IP劇的粉絲情結;頭部企業的專利儲備越來越豐沛,並且很快與其他企業形成斷層……
優勝劣汰不過是瞬間中的事情,5G時代,留給手機廠商的機會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