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811

劉鶴本月21至22日赴美 舉行第七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

2019-02-19
来源:香港商报网综合

   劉鶴本月21至22日赴美 舉行第七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

中美早前在北京舉行第六輪高級別磋商。圖:新華社

  【香港商报网讯】据新华社消息,应美方邀请,习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将访问华盛顿,于2月21日至22日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举行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链接】中美磋商细节透露不多 为何外界普遍乐观?

  1月底和2月中旬,中美两国分别在华盛顿和北京进行了两次经贸高级磋商;接下来在2月底,两国谈判团队还会在美国进行下一轮会谈。

  为解决两国间的经贸纠纷,双方今年以来频繁磋商反映了彼此都有通过谈判解决分歧的意愿;两国官方近来发出的信息反映迄今磋商成果正面,如果形势往积极方向发展,双方达成阶段性协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双方的矛盾和分歧仍然存在,或许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较量或谈判。

  两国可能达成阶段性协议

  中美贸易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美方过去多年的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却反映了美国产业政策、对资本过度放任等缺陷,而那么大的贸易赤字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当前两国贸易纠纷则主要是特朗普政府挑起来的,特朗普是一个喜欢激化矛盾的人,挑起国际贸易纠纷掩盖美国自身的经济、社会缺陷,把美国社会对收入分配鸿沟的不满转移到阻碍中国崛起的议题上,有欺骗性,不负责任,却于事无补。

  目前美方代表包括了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努钦,并由前者牵头。这反映特朗普政府原本仍想软硬兼施,在减少贸易不平衡以外的议题上,迫使中方作更多让步;美国人现在所采取的手段像挤牙膏那样,先让中国在某些较容易达成协议的问题上作出让步,然后再反复迫使中国在其他较难达成协议的问题上接受美方提出的条件,即采取一种步步紧逼的策略。

  然而,中国与美国许多昔日和眼下的谈判对手不同: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是独立于美国的;中国以美元计价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习近平主席2月15日会见了莱特希泽和姆努钦等,习近平称“合作是最好的选择”,而“合作是有原则的”;并希望双方“再接再厉,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基本上阐明了中方的立场和底线。

  外界目前无法知悉会谈的内情,但如果两国经贸关系能往合作与互利双赢的方向发展,预期美国会撤销和不再向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方则向美购买更多的农业和能源等产品,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理论上可以在几年内归零,但只要美国不改变其居民消费模式和经贸机制,实际发展仍难预料。

  而要美国经济结构作出改变,一时间会减少美国人眼下的经济福祉;基于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为了满足美国人的要求,也配合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目标,美资未来可以更容易进入中国金融等服务行业,也可以在某些领域成立其在华的独资企业。

  怎样理解互利双赢

  在2017年,中国对外支付了286亿美元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其中71.3亿美元是付给美国的;在知识产权使用的交易中,中国的逆差则超过200亿美元。

  估计中美未来会对知识产权设立较多的保障规范,一些中国企业需要向美方知识产权支付费用,但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成长,长远来看,需要向中方支付知识产权费用的美资企业也将越来越多。

  中方作出新承诺,也配合了中国近年加大研发投资,特别在5G技术领先和对人工智能加大投入有关。或者说,对知识产权重视度的提高,本来就是研发成果涌现后的自然演变。

  2017年,PCT专利合作条约受理了5.1万宗的中国申请,同比增长12.5%,排名全球第二。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是对中国大为有利的事情了。中国多次表态有些改革本来就要推进,这绝不是敷衍之词。

  但不论有什么规范,双方各自先进技术一定会被对方模仿,特别是在中国技术和知识工人工资比美国低、产业链还比美国完整的情况下,许多先进产品的生产仍可能在中国进行。

  中方也会理解美方对中国政府补贴企业的关注,而中国的经济机制会基本不变,那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近来,美国股市维持“特朗普上市”可能有些难度,股市指数波动性加大;而美联储局数度表示会放缓加息和“缩表”速度更也说明了这一点。

  为了延伸当前的经济景气,特朗普政府需要维持股市畅旺。若重启关税战,美国股市的抛售潮很可能重现,而如果道指再次大幅下滑,美国经济下行压力会显著增加。

  由于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也一定会加重美国的通胀压力,导致联储局在决定货币政策时处于两难境地。因此,两国达成协议对特朗普及其政府也是有利的。

  中国不会抛售美国国债,但由于对美贸易顺差下降,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比重渐渐减少会是正常的现象。

  在另一方面,两国协议也给双方企业一段较长时间,让美国转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寻找新的供应商,中国企业也可以寻找新的出口点,减低一旦美中经贸决裂对双方经济的冲击。但也应该看到,前两大经济体的贸易紧密相连,对于微观的企业个体可以寻找出路,两国脱钩则全无可能。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未来如果减少,有可能调低中国GDP增幅。因此,相对于两国贸易和中国对美出口同时减少的情况,两国贸易增加而中方维持出口、增加进口,仍是对中国较为有利的局面。

  两国若避免贸易战,有利于中国劳动市场和社会稳定。中国也因而赢得了时间,继续去杠杆化和产业转型。

  综上可见,中美双方有“各取所需”的空间,正因为如此,外界对达成阶段性协议普遍乐观。

  然而,中国崛起态势不变,中美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显示两国激烈博弈不会因达成阶段性协议而结束。

  随着中美关税战结束,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仍将持续;而长远来看,能否持续发展是决定中国是否在博弈中胜出的主要条件。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