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大灣區規劃來了 香港準備好了嗎

2019-02-13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萬眾期待!來到農曆新年尾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為香港傳來一大好消息,就是中央政府將於日內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特區政府連同廣東省和澳門政府下周四在港合辦宣講會,探討大灣區發展機遇。

  對於大灣區規劃出台,社會各界無疑引頸以待。的確,隨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落成啟用,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前期基建部署亦已就緒,堪稱是「基建萬事俱備,只欠規劃東風」。就以過去新春長假期為例,兩地人流交往便更勝從前,經各口岸出入境的人次高達702萬,較去年增逾18%,其中內地訪港旅客超過140萬人次,增幅且逾32%。首次「過新年」的「一鐵一橋」,就受到兩地熱捧,兩者人流不單在此期間破了紀錄,分別錄得10.4萬和15.9萬的人流,期內7日,香港居民通過「一鐵一橋」出入境的總人次超過50萬,而內地旅客經此出入境的人次更逾85萬。以人流最多的年初三看,經高鐵和大橋來港的內地旅客便分別高約4.1萬人次,跟羅湖的4.2萬並列內地客入境香港的三甲口岸。不難看到,「一鐵一橋」連同其他跨境基建如何利便兩地人流,特別是將大灣區內居民緊緊相扣在「一小時生活圈」裏。

  前期基建既已就位,只要規劃綱要出台落實,大灣區的建設必定水到渠成──更準確說,大灣區內的渠已貫通了,人流之水也日益頻繁,接下來須進一步完善的主要是指導方針及軟件配套。「一國兩制」的優勢,正正賦予了港澳和內地無窮的合作可能,畢竟大家同為一體、同處一國;制度上的不同,則令港澳更好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尤其將大灣區內的內地9市與國際連繫起來。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正是將此「一國兩制」優勢充分發揮,完善創新合作機制,建立互利共贏合作關係。2017年7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同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亦在港簽署;當中,七個合作重點領域裏頭,第一項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已基本達成,其餘進一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設等,在現時各地合作的基礎之上,究竟如何更上層樓呢?另外,完善協調機制、健全實施機制、擴大公眾參與的三個體制機制安排,又怎樣做到無縫銜接?凡此種種,規劃綱要都可望提供具體方向,社會各界均望之甚殷。

  林鄭月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中央對大灣區非常支持,希望香港尋求創新突破,將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級水平的灣區。怎樣用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的所長,去服務國家及大灣區所需,將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今日我們經已萬事俱備,只待規劃綱要東風吹起,並把方針政策貫徹落實起來,香港及整個大灣區勢可乘風破浪、揚帆猛進,在分工與互補的互惠合作之下多贏共贏──在摩拳擦掌的同時,香港各界準備好了嗎?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