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台灣「厭世代」給香港的警示

2018-10-23
来源:香港商報

  趙燕玲

  「我聽着那少年的聲音,在還有未來的過去,渴望着,美好結局,卻沒能成為自己;他明白,他明白,我給不起,於是轉身向山裏走去;他明白,他明白,我給不起,於是轉身向大海走去」,這首歌來自近兩年飽受關注、屢獲大獎、被很多年輕人喜愛的台灣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的《山海》,歌詞反映了現時眾多台灣年輕人的真實現狀與感受,那就是經濟低迷、薪資停滯、看不到未來與動力。

  台發展停滯 青年厭世

  「他明白,他明白,我給不起,於是轉身向山裏走去;他明白,他明白,我給不起,於是轉身向大海走去」,收入不增,就業不濟,而房價和通脹卻越來越高,對人生目標感到迷茫,於是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選擇將自己封閉起來,對時代、社會和政府充滿憤怒和抱怨,「厭世代」一詞因此產生。「厭世代」在台灣已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代名詞,甚至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它大概指出生在上世紀90年代前後的一批年輕人,他們生在台灣經濟飛速發展的黃金年代,但是伴隨他們成長的卻是台灣經濟不斷下滑的這些年。

  在1990年時,台灣一個省的GDP一度就相當於全大陸GDP的44%左右,而到了2017年時,台灣GDP卻只相當於大陸的4.5%,甚至不足廣東省的四成。經濟衰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薪資停滯。數據顯示,台灣薪資從2000年開始就已停止增長,近年還有不斷倒退之勢,根據統計,台灣2018年首7月平均薪資為新台幣46786元,與1997年的46646元新台幣相當,也就是說,薪資水平已降至1997年時的水平,台灣薪資幾乎已停止增長了20年。年輕人還拿20年前的薪水,卻要支付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和難以負擔的高房價,除了厭世還能選擇什麼?

  為何如此?這與台灣近年產業發展滯後、市場不斷縮小不無關係。製造業和出口貿易是台灣經濟的支柱產業,一度創造了台灣上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的奇迹,而當時間到了2000年之後,全球分工的加劇已讓台灣製造業的優勢被弱化,與此同時,台灣卻沒有成功進行產業的更新與升級。所以當近年全球轉為發展創科新經濟,以創科驅動經濟增長時,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顯得十分力不從心,被遠遠拋在後面。不僅如此,台灣的出口與外在市場也沒有增長,近年台灣幾乎沒有開拓新的市場,就連嚴重依賴的大陸市場也因兩岸關係惡化而深受影響,台灣的出口中有40%左右是出口到大陸,對外投資中有57%是投資到大陸,而蔡英文政府的上台讓這部分市場顯然已經縮水。

  港須不斷改革創新

  所謂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而今日的台灣經濟和「厭世代」的出現又何嘗不是在給香港警示。同樣曾是亞洲四小龍,同樣是外向型的細小經濟體,同樣面臨產業的老化和升級拓展,同樣出現青年問題。台灣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時刻具備長遠發展目光,不斷與時俱進,決不能故步自封。一方面要不斷進行產業升級與開拓,比如現在港府提出的發展多元經濟與創科;另一方面亦要不斷拓展新的市場,國際市場、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等都要努力抓住。筆者很不能理解社會上部分保守狹隘的心態,說「大灣區是強迫香港參與」、「港人根本不需要大灣區市場」,甚至連新提出的「明日大嶼」填海拓地計劃都要極力制止,認為只要把現時未開發的土地利用好就足矣。只想問他們說這話時有沒有為香港年輕人乃至下一代考慮過,筆者只知道身邊年輕的香港朋友和同學都渴望有朝一日能上樓擁有自己的家,不少同學也都希望能北上發展,比如有學古代文化藝術管理、物流、新媒體的就告訴我在香港很難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內地這方面的工作機會比較多,然而又糾結於離家太遠、政策等原因,所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對這些港青來說難道不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嗎?

  一個社會經濟是否發展好、有沒有未來和動力,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看年輕人群體的狀態,正如「厭世代」的普遍反映了台灣經濟正轉弱走向衰退的年代,香港要避免「厭世代」成為普遍就必須要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不斷向前。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