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深度】金融海嘯10周年 警鐘長鳴

2018-10-15
来源:香港商報

  2008年發生的金融海嘯,帶給市場沉重而深刻的教訓,亦促進全球金融體系加強監管。10年後的今天,香港金融監管系統更趨嚴謹,抗震力明顯加強。然而,危機總是靜悄悄地襲來,新一輪金融危機更可能已在醞釀當中,中美貿易戰升溫、新興市場爆發貨幣危機等均告訴我們,警鐘正在響起。香港商報記者 張智榮

  2008年金融海嘯源於次按風暴席捲美國,當年美國息口低、樓市好景,銀行借了不少錢給還款能力低的人做按揭,然後將次級按揭包裝成債券向市場出售。其後,樓市泡沫爆破,次按債券價格急跌,拖累一眾投資銀行陷入財困,華爾街金融機構火燒連環船,過百年歷史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也最終倒閉,其發行的雷曼迷債爆煲,連累香港不少買了雷曼債券的投資者財富被蒸發。據統計,單計香港,雷曼擔保的迷債總值已達127億元。

  事件引起市場關注金融監管不足,近10年來國際金融監管當局做了大量工作,防範危機再現。其中,香港特區政府要求銷售投資產品的風險披露須更嚴謹,金融機構在銷售過程中須錄音,銀行須在分行內設劃投資專區銷售投資產品,投資者購買投資產品後可在冷靜期內改變主意等等,以加強保護投資者。

  全球加強金融監管

陈德霖表示,金管局已推出多种措施防范金融体系风险。

  美國方面,華府在2009年宣布成立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及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對金融市場進行更廣泛監管,前者主要負責監測系統性風險,後者負責保護金融產品的消費者利益。此外,20國集團和金融穩定委員會達成共識,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金融監管,並落實國際監管標準。例如《巴塞爾協定三》對銀行的資本標準、流動性標準和風險披露都有更嚴謹要求,又對防護緩衝資本、反周期緩衝資本、吸收虧損能力等標準重新定義。

  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出,金融危機本質為過度槓桿,眼見過去10年全球負債不跌反升,先進經濟體的總債務佔GDP比率,由2007年的2.42倍,上升到2.76倍。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後,各國採取量化寬鬆(QE),大量資金流入新興市場,推升新興經濟體的總負債,由2007年佔GDP的120.7%,提升至2017年的193.6%。陳德霖坦言,隨美國利率重回正軌,資金從新興市場流走,可能引發當地的信貸風險。

  事實上,香港家庭債務佔GDP比率去年底創新高達70%,國際清算銀行更曾點名指,香港近10年間整體債務明顯急升,債務及供款佔收入比率均達警戒水平,為最有機會出現銀行體系風險的地區之一。陳德霖稱,難以預知下一輪危機,但最重要是固本培元,加強抗震能力。他形容,香港抗震力較1997年、2008年都大大提升,10年間香港的平均按揭承造成數、總負債佔收入比率兩大指標均有明顯改善。

  爆發「火燒連船」或風險較低

  陳德霖續指,自2009年他上任後推出8輪逆周期措施,新批出按揭平均按揭成數由2009年措施實施前的64%,降至現時的47%。負債佔收入比率也由2010年的41%,降至去年底的34%。同時,香港銀行總資本比率平均達19%,遠高於國際標準。

  不過,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坦言,儘管金管局做了不少防範風險措施,樓市信貸風險也較1997年控制得好,但本港樓價仍然持續「瘋癲」,隨本港銀行跟美國加息,如果未來樓市急跌,有機會觸發新一輪金融危機,對香港的影響難以估計。

  當年上任後不久便遇上金融海嘯的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香港低息環境相信仍會維持一段長時間,即使出現資產泡沫也不足為奇,而香港金融機構的高槓桿產品比例較2008年大幅下降,相信像2008年「火燒連環船」、銀行骨牌式倒下的風險相對為低。

  金融海嘯10周年之際,股神巴菲特接受CNBC訪問時揚言,由於人類具嫉妒和貪婪的本性,另一次金融危機會在某個時候再發生。事實上,美國退出QE、利率逐步正常化,均支持美元轉強,吸引資金回流美國,拖累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貶值,市場擔心新興市場的貨幣危機或引發新一輪金融海嘯。

  但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主任曾淵滄認為,市場對金融危機再次發生過分憂慮,因為最近爆發危機的委內瑞拉、阿根廷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規模小,即使兩國爆發危機也不會殃及全球經濟,目前全球經濟基本面仍佳,特別是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減稅政策利好經濟,全球性金融危機相信不會爆發。

  「美國優先」加劇危機

  羅家聰的觀點亦類似,他認為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機會低,因新興市場無論是資金還是貿易網絡,都未與外圍市場廣泛打通,即使個別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面臨崩潰,也不致於造成骨牌效應殃及發達國家,雖然像土耳其的外債佔GDP比例高企,但其債務規模相對發達國家而言並不大。

  不過,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陳鳳翔認為,新一輪金融危機發生的機會約60%,隨聯儲局加息,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陸續出現貨幣危機,即使美國經濟再好,也可能造成全球系統性風險。他坦言:「危機已經存在,但炸彈引爆的機會目前未算最高,因多國都關注到相關風險,並積極採取措施防範。」此外,一些不可預見的因素也可能導致新一輪危機發生,包括美國優先主義帶來的不平衡現象。

  集體訴訟權更能保障小投資者

雷曼迷债苦主抗争多时,最终能取回大部分本金,总算不幸中万幸。

  曾為美國第四大投行的雷曼兄弟,於2008年9月宣布破產,集團近160年基業一夜化為烏有,連帶數以萬計的香港投資者也險些血本無歸。雷曼迷債本港有逾3萬名苦主,估計共損失數十億元。後來這些雷曼苦主組成大聯盟,終日在中環街頭抗議,以遊行、靜坐等形式抗爭超過2年追討損失,並斥責港府失職。

  港府多番出面向銀行提出回購迷債方案,起初遭到銀行拒絕,後再經過苦主們2年多不屈不撓的抗爭,最終證監會及金管局於2011年3月,與16間迷你債券分銷銀行達成終極協議,銀行同意向合資格客戶回購雷曼迷債,合資格苦主最終可收回迷債本金85%至96.5%,總賠償金額約130億元。

  有雷曼苦主自尋短見

  能討回大部分本金總算不幸中之大幸,當年一名52歲退休女商人,將大半生過百萬元積蓄買了雷曼迷債,豈料一鋪清袋,血汗錢慘變廢紙,她疑因在家中電視目睹雷曼苦主一幕幕血淚控訴受到刺激,一時做出傻事跳樓自殺了。

  曾為雷曼苦主大聯盟召集人的陳浩偉坦言已經釋懷。他認為苦主們已汲取教訓,不敢沾手衍生工具,但認為港府在保障小投資者上仍有不足,政府多年來沒有研究集體訴訟機制,現行法例規定銀行須對客戶做風險評估,只是將責任推給客戶,擔心若日後再有同類事件,投資者將更難追討損失,建議設基金用作賠償客戶損失。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直言:「香港對投資者的保障制度很落後」,香港缺乏集體訴訟,私人訴訟又需面臨巨額訟費,小投資者根本難以負擔,更不用說維權。他續指,與歐美地區鼓勵投資者以訴訟自保不同,香港主要依賴監管機構的前置監管,但難切實保障小投資者。

  面對金融危機的投資智慧

  如果金融危機不幸再次來臨,小投資者應該如何作出投資部署?每次金融危機發生時,往往會伴隨股市樓市暴跌、貨幣貶值、惡性通脹、大量失業等等。因此,最明智的投資策略就是當危機出現前及早將資金轉移向避險資產,傳統智慧下,日圓、美元、黃金、債券等等都屬於避險資產。這些避險資產即使在市場環境巨變時,價格波動也相對穩定,就算不能對抗通脹,但有較大機會保本,起到資金避風港的作用。

  美元之所以能充當避險資產的角色,與美國的經濟實力息息相關。一方面,美國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外匯交易以美元為中心;另一方面,大宗商品、貴金屬等均以美元定價,同時美元在全球具自由流動性,一旦風險來臨,市場傾向將手中貨幣或資產兌換成美元。日圓則由於其低息特點,為全球融資成本最低的貨幣。當外圍市場發生動蕩,市場傾向拋售高收益貨幣,買回日圓平倉,日圓因此在避險情緒升溫時受捧。

  黃金避險能力高

  黃金方面,自古以來就是一種稀有金屬,代表財富,每當出現戰爭價格更急升,因為黃金被視為避險資產。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金價表現,初期先是下跌至2008年11月的低點每盎司700美元水平,其後數年陸續創下新高,一度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水平,升幅驚人。

  債券方面,其價格主要受利率波動及通脹影響,金融危機衍生的惡性通脹不利債券價格,但由於債券具固定收益,對於評級優質債券,在一直持有至到期,投資收益基本有保障,自然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避險工具之一。

  股票則屬於風險資產,金融危機期間股市多數無運行,但有危亦有機,股神巴菲特說過,「當別人貪婪時,你需要恐懼;當別人恐懼時,你需要貪婪」,當市場恐慌不少優質股票會跌至很低殘的水平,往往低位吸納的良機,問題是機會來臨時你有沒有投資眼光,還有到那個時候你要有錢入貨。

[责任编辑:鍾智维]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