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30

粵港澳大灣區競爭格局及布局之道

2018-10-09
来源:香港商报

    粵港澳大灣區指以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是與美國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相比其他三大灣區,粵港澳在常住人口方面居於首位,此外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量已達1.54萬億美元(按美元匯率6.5計算),若按7%的GDP增速來看,粵港澳大灣區5年內即有望超越東京灣區成為全球經濟總量最大的灣區。

  政策利好推動世界級城市群發展

  歷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在政策上被多次提起。最早於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灣區經濟」,以把粵港澳城市群勾連起的灣區作為整體規劃。2015年3月,在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一帶一路相關檔中,首次提出「要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被官方明確為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對等的區域發展戰略。此外隨近期粵港澳大灣區領導小組的成立,預計未來粵港澳的相關規劃細則也將進入落地階段,而粵港澳大灣區這一主題也必將不斷升溫。

  規模房企深耕灣區大本營

  粵港澳大灣區所涵蓋的佛山、深圳、廣州恰好是目前房企的龍頭——碧桂園(2007)、萬科(2202)和恒大(3333)的發源地。事實上,華南區域也是諸多老牌房企的大本營,許多企業都是以此為原點,開始了全國化規模擴張,如保利置業(119)、華潤置地(1109)、招商、富力地產(2777)等等。

  這些企業持續深耕大本營,同時也在積極進入區域內的其他城市,例如作為廣州本地企業富力地產在「布局珠三角,輻射粵港澳」的戰略方針下,不斷擴大發展版圖:2017年首入江門、肇慶,2018年1月又以1.35億元人民幣首入江門下轄鶴山市,2018年3月參與石岐區的三舊改造,從而以舊改的方式布局中山。

  這些老牌房企憑藉先發優勢提前布局,佔據了大本營城市的核心區位,同時因較好的口碑效應,也已經提前享受了利好政策帶來的諸多紅利。例如碧桂園,其2018年上半年合約銷售前十的城市,就包括粵港澳城市群的惠州、佛山、東莞,其中惠州更是位居各城市銷售魁首,上半年合約銷售207億元,佔到了總銷售佔比的5%,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

  房企跨界開展多元業務

  隨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各大房企爭相紮堆珠三角地區,除了傳統的地產開發外,從長租公寓到城市舊改,從產業小鎮到海洋經濟,幾乎各個領域皆有涉及。事實上,大灣區概念的提出也帶動了各相關領域的發展,為房企們提供了絕好的多元化業務拓展機遇和空間。

  除了近期的熱點舊改和長租公寓,事實上其他多元化業務,如產業小鎮、特色小鎮、醫療健康、海洋經濟等也都是房企的布局重點。如產業小鎮、特色小鎮,近年來綠地香港(337)、雅居樂(3383)、華夏幸福、碧桂園等各大房企都有參與其中。2017年7月保利地產與肇慶政府簽訂協議,於高新區建設的全省首個軍民融合產業小鎮項目;2018年1月碧桂園簽約佛山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2018年8月華僑城惠州首個項目——吉他小鎮落地。各大房企在布局產業新城的過程中,不僅實現了自身業務轉型,也為大灣區引入了高質量的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還有許多的房企正在謀求其他新業務。如保利地產在2016年通過收購中航,順勢於珠海布局了航空主題樂園項目;2017年3月萬達則計劃於惠州建設800億萬達城;2018年7月富力國際醫院·UCLA附屬醫院動工等等。

  多元化的布局也讓房企擺脫了單一的地產商標籤,在拓展業務空間、降低企業風險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房企還能夠通過業務整合,形成優勢互補,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等等。

  易居(中國)企業集團研究總監 洪聖奇

  (逢周二刊出)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