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马哈蒂尔取消中资项目,中国真的吃亏了?

2018-08-23
来源:参考消息网

  原标题:锐参考| 马哈蒂尔取消中资项目,中国真的吃亏了?

  还记得那几个悬而未决的马来西亚中资项目吗?21日,它们正式被取消了。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于21日正式结束了为期5天的访华行程。在离开北京前,他宣布,马来西亚决定暂时取消东海岸铁路计划和两项油气管道计划。

  对于项目取消的原因,马哈蒂尔直言是因为马来西亚“债务压力过大,无法支付以上项目”。

  其实上任数月以来,马哈蒂尔对涉中资项目的态度一直备受关注,此番中资项目的被取消,更是空前引发猜测声浪。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再次抛出“中国吃亏论”并进而断言“中马关系将因此生变”。

  那么核心问题来了:中资项目被取消,中国真的吃亏了吗?

  项目取消后的关键一环:违约金谈判

  马哈蒂尔这次中国之行,被外界称为“关系修复之旅”。

  而他本人也在行前公开说起,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释马来西亚政府立场以及面临的财务问题,并解决前总理纳吉布政府欠下的债务。

  几天之后,马哈蒂尔亲自向外界宣布了“项目的取消”。

  紧盯事态发展的一些外媒借此纷纷抛出马哈蒂尔“杀回马枪”“背叛中国”等论调。

  但接下来,中马双方的表态却在最大限度上消弭了以上负面猜测。

  “以前存在一些误解,现在中国理解我们为何取消上述项目。”21日在北京召开的记者会上说,马哈蒂尔说,自己已经就相关问题向中方领导人做出了解释,并获得了理解。

  ▲马哈蒂尔和夫人一起乘坐中国高铁。

  回到马来西亚后,马哈蒂尔更是继续高调表示“马来西亚将继续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

  同天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则回应表示,任何两个国家之间开展合作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不同时期也可能出现一些不同的看法。中马两国将从友好和双边关系长远发展出发、友好协商妥善解决。


  ▲陆慷

  而毫无疑问,“协商解决”的关键部分在于:作为既定项目合约的一方,违约的马来西亚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新华社驻吉隆坡记者林昊告诉小锐,具体赔偿数额目前未有定论,赔偿方案还待双方商讨。

  马哈蒂尔则进一步透露,后续赔偿事宜将交由马来西亚官员和中国企业进行谈判。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东南亚问题专家骆永昆看来,双方能不能按照合同赔偿违约金是项目取消后的关键一环,“对中国来说,严格依照合同谈违约金,是尽可能降低中方损失的有效办法。”

  算大账,中马关系正在稳步升级

  两个综合项目,总金额超过200亿美元,体量不可谓不巨大。

  而如此“巨无霸项目”,即使暂停一天亏损额都高到令人咋舌,那么项目取消意味着中国“损失巨大”的说法,看上去似乎有其一定道理。

  那么中国真的亏了吗?不见得。

  先来看中马双方此番发布的联合声明。

  在这份信息量巨大的声明中,马哈蒂尔对于“一带一路”的坚定支持堪称亮点,除此之外,从双边货币互换,到棕榈油出口、榴莲冷冻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合作协议的签署,则传递出更为丰富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8月20日发布的联合声明部分内容

  “项目取消了,但合作还要继续,甚至更广泛、更紧密,马方对于这一点非常明确,而这也是维护中马既有合作关系乃至进一步惠及中马经济利益的途径。”骆永昆说。

  骆永昆向小锐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只看眼前,中资企业可能暂时蒙受一定损失,但如果放到中马双边关系视角,从两国经济合作的大局来看,今后中马合作势必会得到进一步扩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访华马哈蒂尔拜访了阿里巴巴、吉利等公司,与马云等企业家大谈技术。回到吉隆坡之后,马哈蒂尔更是说了两句话,一是要借助马云的电子商务把马来西亚的糕点卖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二是要派人到中国跟马云学习网络技术。


  ▲马哈蒂尔和马云

  用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8日援引马哈蒂尔的话所说,马来西亚“非常渴望”利用阿里巴巴集团的各种高科技平台来促进经济增长。

  “这意味着马哈蒂尔想要挖掘中马合作中新的领域:电子商务。更意味着中马经贸合作将进入新的创新领域——相比此前大型贸易和基建投资,下一阶段两国合作将着眼于电子商务和农产品领域。此外,货币互换协议续签后,马哈蒂尔高度评价称有助于贸易战的背景下保持马来西亚货币的稳定,而这也是互联互通的一个体现。”骆永昆说。

  对此,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葛红亮则认为,通过马哈蒂尔与中国领导人的对话、访华行程安排和联合声明等,“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马在寻求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升级。”

  “中国展现出了耐心、友善和调整的意愿”

  “马哈蒂尔成为反华叛逆者?别急着下结论……”

  昨天的一篇报道中,《南华早报》这样为马哈蒂尔此次访华定调。

  报道指出,尽管中资项目被取消,但中马双边关系与合作皆不会受到影响——这一“信心”背后是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深层次的彼此需要。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西方媒体的附议。

  美国CNN网站21日称,马哈蒂尔在访华期间“态度软化”;BBC中文网21日分析说,马哈蒂尔其实对中国没有敌意,他仍然欢迎中国投资,但前提是马来西亚能够从中得益。

  马来西亚本土媒体《星洲日报》则评论认为,马来西亚作为发展中国家,欢迎包括中资在内的任何外资,这个立场并没有因为政权的更迭而改变。

  “在马中互相尊重的友好基础上,中资的课题预计可以获得良好解决,不会对马中关系造成负面影响。”文章说。

  对此,骆永昆也向小锐指出,“首先企业应严格按照合同和法律来市场化操作项目和违约谈判;此外在洽谈项目和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全方位做工作,与各级政府、社会乃至非政府组织保持全面沟通;再就是心态上要更成熟。”骆永昆说。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1日刊文称,一些中国问题分析家指出,通过马来西亚的案例,中国展现出了耐心、友善和调整的意愿,北京的利益也将得到更好维护。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