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要贏經貿戰 先贏科技戰

2018-07-23
来源:香港商報

  文 | 凌昆

  在中美貿戰深化發展之際,如何應對及打贏這場決戰已成了中國首要研討的課題,更須上下一心找出科學高效的致勝之道,從而保障民族復興大業取得成功。

  中國應戰除了報復還擊外,還要在以下三大方面有所作為:一、減低直接衝擊。協助直接受影響的企業單位渡過難關或進行關停併轉,有關人員轉業轉工,有關行業找尋替代入口供給或出口市場。二、減低間接衝擊。這些衝擊將擴散至全國影響全民,其源頭是上述國內受直接衝擊部門或國際市場受衝擊後衍生的內源外源震蕩,如IMF已估計貿戰可為全球帶來5000億美元的損失。為應對間接衝擊,中國必須在至少兩方面大有作為,一是要有新招穩定宏觀經濟,特別是要補充內需的不足。二是要嚴控金融,防範出現類似金融海嘯及國內違約潮等外內源震蕩。三、把壓力變動力加快經濟質素提升,從而收獲「貿戰紅利」。這乃長遠策略及固本培元的根治型對策,應與前兩項短中期應變策略並行互為補充。

  改革科研管理機制

  為加快經濟提升,強化科技創新能力無疑是重中之重,而在這方面最近中央及時地推出的有關戰略尤為值得注意,對此應全面深入理解並希望能盡快落實。在之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的第二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就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作了重要講話,列述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方向,及時地引導了這方面的發展。為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的短板,講話指出了幾方面的政策力點:一、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包括重大項目的審批及組織實施方式,科研成績考核及獎勵機制,知識產權保護、人才選拔及資金投入機制,和產學研一體化機制等領域。二、加強科技領導幹部培養及管理能力。三、加強一些科技創新領域建設,包括軟硬基建、科技資源庫,尖端科學儀器製造企業等。四、堅持開放合作創新,以便充分利用國際創新資源。

  以上各項都是針對當前中國科技研發領域問題對症下藥,顯示中央對相關情況有深切了解,並力圖找出治理方法。所提出的具體指引如改變政府職能,給予科研單位及人員更多自主權,選好用好領軍人物及拔尖人才和培育科技領域幹部等,都是有的放矢的措施。中國已有許多支持及資助科研重大項目及相關產業的計劃,財力物力投入不少。此外,由於人口基數大,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已成了首席人才供給大國。再加上經濟及產業實力日強,若能善加利用和充分開發潛力,中國不單可成為科技先進強國,還可成為超級科技大國,前景十分亮麗。從目前情況看,關鍵不在於投入元素(如資金人才等)不足,而在於利用效率:資金能用到真正需要之處,人才得到足夠培養運用。因此,改革科研管理機制乃推動創新政策的重中之重。如當局應考慮設立伯樂獎,對單位或幹部能在培養、推介、引進及用好人才等方面有重要貢獻者予以獎勵,社會組織或人士亦同樣。還應設置類似獎項給予促成取得科研成果或其商業化的單位及人士。這樣才可更充分利用科技及科研資源。

  美國深感威脅

  對科技資料庫的建設亦應予高度重視。除列入供給清單以涵蓋科研單位及人才、資金源之外,還應有短板庫列出來有自主或引進技術而高度依賴入口的科技領域,並據此招攬有意填補短板的單位或人才,按情況給予適當支持。這種資料庫也可更客觀地衡量中國科技落後的總體情況、結構及具體領域,有助設計針對性解決方案。

  從長遠看,要打贏經貿戰及鞏固其成果,必須贏科技戰。另方面,也必須看到在短板外,中國科技正迅速提升,且動力十足,在應用研究、基礎研究、成果商業化、產學研一體化、企業投入和引入國際創新資源等各方面,或處重要轉折點,或處起飛前夜,或有了可喜的起步,因此過去幾年的「科技井噴」或許只是前菜。我們的自信還來自美國,這次挑起貿戰正因真正地深感威脅。出前菜便如此,到出主菜時他們怎辦?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