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田家炳这三个字是如此沉重。
7月10日下午,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先生讣告》:备受尊敬的田家炳先生于今天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讣告还特别声明,田先生之葬礼只供家人出席。为使田先生之各方友好人士向他缅怀追思,家人将为田先生举行追思会。详情将另行公布。
不及“另行公布”,互联网上,星星点灯,中国民众早已开始了自发的悼念与追思。悼念这位可亲、可敬、可爱的百龄老人,追思他为中国人的教育而做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奉献。
也难怪,当下的中国,鲜有人不知田家炳。遍布各地的“田家炳楼”、“田家炳中学”、“田家炳小学”早已成为很多地方的文化地标,成为一代代知识人的文化记忆。
据统计,田先生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他也因此被称为“百校之父”。
同时,田家炳基金会还在海外3所大学设立奖学金支持华人学生就读,在教育之外捐赠医院29所、桥梁及道路近130座,其他民生项目200多个。
捐资助教的摊子越铺越大,而田家炳的生意却越做越小。据披露,1997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都连续不如预期,2001年,一度出现捐款承诺可能会因缺乏资金无法兑现的危机。为此,田先生不惜把自己的大房子卖掉,和太太住到了一个租来的公寓里。他说,重要的是把钱用出意义来。
当很多人将慈善作为生意的点缀,甚至把慈善作为生意经来念时,田家炳却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在慈善上,这未免让人难以理解。事实上,这种类似宗教情怀般的热忱,与个人的理想与信念有关,也与那一代人的人生遭际有关。
经历过上世纪前几十年折腾的华人,都有着深深的家国情怀。振衰起蔽、发扬蹈厉,早已根植于那一代人的生命之中,成为血液与基因。尽管他们也曾辛苦拓荒,尽管他们一直自奉节俭,尽管他们自己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并不妨害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那一份温情与敬意,也丝毫不会减弱他们对中国、中国人深沉的热爱。
这也使得他们的捐赠,自然而纯粹,低调而坚定。不务虚名,不求速效,不搏利益。像田先生,婉谢了全国政协委员的推荐,拒绝了地产开发的诱惑,只是年复一年的笃实践行,只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扩散爱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行止,滚烫着,也冰冷着,更边缘着。但求做事,莫问回报,实在是公益慈善界的一股清流。
田先生念念不忘传统文化的传承。他常说:“生为中国人,首先学好中国文化,才能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传统。”正因为有这样的情结,在所有捐赠中,他最重教育,而在教育中,他最重师范与中学。他认为办好教育须先培训优秀的教师,全国所有师范类大学几乎都有田家炳的捐赠。而中学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他为之投注了太多的心血。
还是在2006年,田家炳在第三届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论坛上动情地说:“我的学历低,今天与诸位谈教育,实在惭愧。但是,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我毕生希望所在。中学教育是兴学育才的基础,而校长是全校的掌舵者,实在有望诸位努力。”
不知道,全国的中学校长们有没有听到田先生的话语。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校长们做得仍很不够。事实上,不只校长,田先生致力改变的几个方面,无论是师范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乃至加强德育等等,均道阻且长、前路漫漫。在一些地方,因为规划变动的原因,“田家炳楼”甚至还被移作他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然,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田家炳先生以清癯之身已经做了太多。他“兴学育才”“推广文教”的努力,也早已化成中华大地上的果实,并正在一茬茬潜滋暗长。那是万千正在成长的孩子,那是一片片可能成才的丰茂之林。有此“邓林”,田家炳先生这位几十年来孜孜于兴学的“夸父”,可以安息了。
早在1993年9月,鉴于田家炳的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决定将该台1965年12月20日发现的、国际编号第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对此殊荣,田先生表现出罕见的开心,他说,“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荣耀了”。
君之荣耀,国之光华。如今,先生已逝,而在深邃灿烂的夜空里,“田家炳”依然固执地运行着,也俯视着这片他曾经深爱着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