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会展,亟待更大进展
权威人士认为,壮大、提质、引进一批品牌展会,是当务之急
湖南日报记者 刘银艳
通讯员 孙晨晖 肖江杨
由省贸促会主编的《2017湖南会展业发展报告》近日发布。该《报告》显示,2017年湖南共举办展览及会议节庆活动846个,较上年增加86个,同比增长11.32%;会展经济实现直接收入近30亿元,同比增长15%。
2017年,我省会展业办展特色如何?哪些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呢?
市州办展势头强劲
“一中心四板块”格局呈现
据介绍,2017年,各市州切实落实促进会展业转型升级的各项政策,以长沙为中心,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会展业协调发展的“一中心四板块”会展业发展格局初步呈现。
2017年,长沙举办大型展览会的数量超过一半,占比达54.88%,株洲、常德、衡阳、郴州、岳阳、邵阳分居其后,总占比32.2%;在节会方面,长沙以外的其他地区举办节会的数量总占比超过50%,会展业区域差距逐渐缩小。
各市州根据自身经济、人文和区位优势,举办了一系列极具地方特色的展会,如在郴州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以下简称“矿博会”)、在株洲市举办的2017湖南服饰产业博览会、在张家界举办的2017联合国际论坛、在衡阳市举办的2017中华茶祖节·南岳茶文化节等。
发挥会展联动效应
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会展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据介绍,2017年,我省会展业充分发挥联动效应与营销功能,与相关优势产业融合发展。
湖南拥有11个千亿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和工程机械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食品、新材料、文化创意、旅游等各有特色。我省通过举办2017中国(长沙)国际工程机械配套件博览交易会、第八届“湘博会”、
第五届矿博会、2017中国(湖南)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国际轨交会”)、2017中国(长沙)国际智能制造博览会、2017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以下简称“食餐会”)、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等地方性特色展会,促进了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及产业知名度。
部分展会充分运用“双线会展”模式的优势,把线下的大型活动同步至互联网进行展示和宣传。如2017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首次推出的“农博优品”网购平台,使线上交易和线下实体企业融合升级,市民可足不出户,24小时挑选荟萃全国的农产精品和来自五大洲的“洋土产”。
会展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
“一带一路”市场前景广阔
我省会展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长沙成为全国性会议和国际性会议的首选地之一。2017年,我省承办全国性会议167次,承办国际性会议110次,且绝大部分在长沙举办。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湖南展会常客。2017中国(湖南)国际轨交会、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2017湖南(长沙)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程技术博览会、矿博会、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等展览会议,境外参展参会客商均在10%以上。
2017年11月28日至30日,2017湖南(长沙)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程技术博览会,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行业机构和知名企业近200位境外嘉宾参展。这是建筑湘军“走出去”的一个缩影。
展馆建设可圈可点
品牌展会仍待扩容
2016年11月,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竣工开馆,改写了湖南办不了大型展览的历史,2017年,其被评为“中国十佳会展中心”。随着郴州会展中心、新省博物馆、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醴陵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会展中心等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南展馆面积达到近80万平方米,成为国内专业展馆总面积排名靠前的省份,具备了承办各种大型以及超大型展会的能力。
但我省会展业仍存在展会档次不高、国家级品牌会展少等问题。目前,我省国家级品牌展会仅有4个,即矿博会、湘博会、食餐会、金鹰节。而中部其他5省基本上都有5个以上。2017年,湖南省内共举办规模以上展会410个,其中国际性展会仅27个,占比6.59%;全国性展会21个,占比5.12%。
2017年,长沙市展会项目仅225个,而武汉、南昌分别为723个、310个。特别是新建成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利用率偏低,2017年仅承办了全省4.9%的展会。
数据显示,我国会展综合实力已位列世界第二,中部各省也都在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省贸促会发展研究部有关负责人认为,我省若要建设成为中部会展高地,壮大、提质、引进一批品牌展会,是当务之急。
进一步壮大现有的国家级品牌展会,如将湘博会(又名湖南省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电子陶瓷产品博览会)转型为综合性展会,提升矿博会、食餐会的国际元素,借力金鹰节,配套举办一个国际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争取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将中国(湖南)国际轨交会、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升级为国家级品牌展会。
积极争取国家级展会项目落户湖南,如专业类世博会、世园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