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你的生活是否已经被“超前消费”绑架?警惕超前消费的陷阱

2018-06-13
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

  最近,一个扎心的名词——“隐形贫困人口”走红网络,用以形容这样一类人:朋友圈光鲜亮丽,看似生活精致,实际上口袋空空如也;他们看上去很富有,实际根本存不下钱,甚至在“负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少年轻人对此感同身受,感叹自己就是“隐形贫困人口”。究其原因,他们越来越热衷于超前消费,喜欢“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瘾”。殊不知,自己已经掉入超前消费的陷阱之中。

  有多少人在超前消费?

  时下,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革新,种种消费金融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在由传统的“量入为出”向着“超前消费”悄然转变。

  光大银行、苏宁易购等各大品牌联合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年轻人办理信用卡的比率超过76%,且超前的信用消费已被大部分中高收入年轻人所接受。

  蚂蚁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指出,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而在购买手机时,76% 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人的消费习惯受到了西方思维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借贷等方式来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年轻人自然也不例外。

  第二,年轻人普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小额信贷产品,迎合了年轻人“猎奇”、“尝鲜”的心理。

  第三,年轻人有着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从买房、买车、买数码产品,到旅行、娱乐、健身等,年轻人需要花费的领域比其他年龄段的人要多,再加上80后、90后与00后们的成长刚好享受到了国家经济崛起的红利,较为富足的物质条件更加抬高了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但由于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因而他们更愿意超前消费。


  此外,在这个互联网营销的时代,不少商家都在鼓吹年轻人们应该“及时行乐,该买就买”,这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年轻人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

  警惕超前消费的陷阱

  平心而论,适度的超前消费是有好处的。对于年轻人来说,适度负债的他们会时刻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保持一定的危机感,从而不会懈怠工作、增加财富,无形之中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成长与收益。

  然而,过度的超前消费往往会适得其反。现阶段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心智尚欠成熟,对于理性消费的把控不够,在面临诱惑时,往往不能全身而退。此外,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年轻人对物质的追求也不断攀升,而当前盛行的消费主义之风加重了他们的超前消费行为。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2017年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大陆的消费者购物过剩现象突出,有82%的受访者表示看到别人穿好看的衣服也想买一件,72%的受访者表示看到社交网络上的穿搭文会引发购买的欲望;49%的受访者表示会因为偶像代言产品而冲动购买一些不需要或不适合的东西,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德国、意大利。这其中,年轻人居多。

  可是,大多数年轻人收入有限,过度的超前消费会导致个人储蓄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从而导致个人抵御风险能力的降低,当还不起债务时,他们便会向父母求助,这就加重了家庭负担,甚至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会选择结束生命来躲避债务。

  不少年轻人在高负债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当前不少年轻人正在被长期高额负债所累。

  尤其是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高企的房价让他们因买房而不得不早早背负起为期二三十年的巨额债务。

  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城镇样本》的数据显示,参与负债的城市家庭大部分是年轻家庭,而30岁以下的年轻家庭的负债参与率与30-44岁中年人群的负债参与率接近,也远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参见图1)。这表明,年轻人已经成为负债一族的主要成员。


  另外,从衡量居民负债程度的居民杠杆率来看,1996年全国居民杠杆率只有3%,2008年也仅为18%,但从2008年以来居民杠杆率开始呈现迅速增长态势,短短7年间翻了近三倍,截至2017年底,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逼近50%,这高于国际上新兴市场的平均水平,且杠杆上升速度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

  而我们在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一二线城市中被迫以各种形式举债购房的中产年轻人,很可能是中国社会中杠杆率最高的群体,他们的金融脆弱性也是最强的。

  你是在理性消费吗?

  可即便如此,人们的消费热情并没有衰减。据新华社2017年对全国44个城镇约1万名消费者展开的调查显示,约八成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内,家庭收入将出现明显增长,而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达到近10年来的新高。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西方国家,一次次因过度超前消费而来的经济危机与泡沫崩溃,令他们的消费观日趋保守。在一项针对美国年轻人的调查中,60%的受访者没有单件价格超过2000美元的产品,超过一半的人在电子产品上的花费没有超过500美元。哪怕是在美国消费信贷中体量最大的学生信贷,主要方向也是协助完成学业,而不是物质消费。

  我国的年轻人或许也该学会理性消费。一方面,秉承“购物根据实际需要”的理念,花钱量力而行,在分期付款前,考虑清楚能否按时还款保证信用;另一方面,如果的确需要分期购买,那么就要保证按时还款,做好还款规划,以确保自己的诚信记录。

  下面问题来了,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离理性消费还有多远?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付一夫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