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本港科學家熱議中央財政科技計劃

2018-05-16
来源:香港商报

  【专家观点】本港科學家熱議中央財政科技計劃

        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 徐立之:

  對中央財政科技計劃開放予香港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並可跨境使用感到鼓舞,這給香港科研項目打了一劑「強心針」,為內地及香港合作項目的資金流通「開了綠燈」。本港科研人員亦須自己更努力,方可爭取到資源,不能只期望中央幫香港「起死回生」。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段崇智:

  內地科研經費「過河」,對港來說是「沙漠中的綠洲」。只要有「水」便有人才;有人才、有發展,即可令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亮,有更大號召力。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 沈祖堯:

  中央科研經費跨境措施令人高興,這是一份驚喜,可對大型及需長期支持的本地科研項目特別有幫助,亦可促進本港與內地加強合作,這的確是香港科研發展一劑很重的「強心針」。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 葉玉如:

  香港目前科研於不少領域均取得世界前列地位,有信心通過中央支持香港科研的一系列政策,可以進一步加強本地科學家與內地合作,而甚至於部分國家科研項目上,香港科學家更可扮演帶頭角色。

  香港大學教授 陳清泉:

  習主席重要指示,凸顯了香港創科工作者是國家科技隊伍的重要力量。國家科研項目經費可跨境於香港使用,證明國家高度重視香港創科發展,顯示「一國兩制」下內地與香港是一家人,要攜手促進國家創科發展,才可令香港學者「英雄有用武之地」。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主任 鍾國輝:

  中央科研經費只是第一步;之後,香港科研成果及產品,可否順利打入內地市場亦很重要,估計要3至5年後才得知成效。

  (記者葉佩瑜據內地與香港創科合作研討會香港科學家的發言整理)

  葉玉如:兩地科研合作歷史性突破

  港科大副校長葉玉如稱,兩地多方合作將為港科事業創造有利條件。記者 馮俊文攝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潘仲男報道: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葉玉如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對24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重要指示,說明國家對香港科研非常重視,「是一種肯定及認可」。作為一名香港科學家,她非常感謝中央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她還認為,加強兩地合作將為香港科研事業創造有利條件。

  葉玉如稱,自己從事科研工作多年,看到香港與內地交流互動愈來愈密切,除了科學家之間外,學校、科研機構、政府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與政策支持。約10年前,國家重點實驗室延伸至香港,她自己亦在實驗室同內地夥伴完成了不少成果。她認為,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對促進和提升兩地科技創新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過去因兩地科技體制不同,內地科研經費卻不能在香港使用。

  葉玉如表示,香港在很多科研領域已位於世界前列,但若想做得更好仍有很多方面須努力。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當然是人才。如何培育更多年輕人對科研感興趣,對香港來說是一個難題。其次是科研環境。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不可能做到在每個領域均有優勢。因此,合作可做到優勢互補,而且不僅要在香港各院校之間,也應在香港與內地、與國際之間。最後,對基礎研究的支持,亦是創新科技發展的重要一環。

  港科大定5大合作重點

  習近平主席指示中強調,促進香港與內地加強科技合作。葉玉如指,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的科研經費,可以過境來香港,是在合作上的歷史性突破。一方面,反映了國家對香港科研發展的支持與重視;另一方面,在進行科學研究時,兩地科研人員不必跑到對方實驗室,而可以共同申請手同一個項目。如此,香港科學家更有望深入參與國家的科技發展計劃。

  被問到目前可申請調動至香港使用的科研經費有多少時,葉玉如說,現階段僅限於16個在港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及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申請,每間實驗室或中心的經費為100萬元人民幣,而港科大則佔了其中2個實驗室及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她又稱,當然希望日後經費可以擴大,但科研涉及很多不同資源,除了錢,病人樣本、科研項目數據若也能共享,相信不少香港科學家亦會感興趣。

  最後,葉玉如稱,科大定了5個重點策略研究,包括大數據、可持續發展、機械人自動化、公共政策、創業及設計,「雖然跟內地也一直在這些領域有交流,但希望日後可以增加相關合作」。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