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2

【国际观察】歐挽救伊核協議說易行難

2018-05-14
来源:香港商报

     從今年1月起便吊足全球胃口的特朗普,終於在上周正式宣布了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決定。不但如此,特朗普還宣布將採取「二級制裁」機制對伊展開嚴厲制裁。儘管伊朗已表示暫時不會退出該協議,德法英三國也一再重申將繼續留在該協議內,但如何應對美國制裁,有效保障伊朗在核協議框架內的利益,以及歐洲涉伊企業的利益不受破壞,才是歐洲的當務之急。若不能趕在美國所設期限內拿出實質措施,伊核協議終將名存實亡。

  美藉制裁迫伊歐重談核協議

  當地時間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宮發表電視講話,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並稱美將重啟在伊核協議下豁免的對伊制裁,而且是更嚴厲的制裁。對此,伊朗方面的回應是伊將暫時留在伊核協議中,德法英三國也重申會繼續留在協議內。不過,美國政府似乎對伊朗和歐洲的回應早有預期。就在特朗普發表電視講話後不久,美國財政部立刻宣布自即日起,禁止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的企業和個人與伊朗進行商業往來(承諾給予90至180天的善後工作過渡期),否則將面臨美國制裁。而這還沒完,在接下來的幾天裏美國又連續出招,先是在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僅僅兩天就對伊實施了新輪制裁,繼而宣布撤銷空巴和波音兩家公司向伊朗銷售民用客機的許可證。更令人意外的是,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第三天,突然傳出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瓦爾約蘭塔離職的消息。瓦爾約蘭塔被指自2013年以來,在伊核計劃核查方面一直發揮重要作用。

  美媒普遍認為,特朗普今次是沿用了2015年伊朗核協議達成之前美國所採用的「二級制裁」機制,即美國並不直接打擊伊朗,而是通過禁止所有國家企業和個人與伊朗做生意,將伊朗徹底孤立。不得不承認,特朗普此舉將很容易起到一石二鳥的施壓效果:一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迅速追加對伊制裁,顯示其對伊進行更嚴厲制裁並非停留在口頭威脅,從而迫使伊朗嚴肅對待美國關於重談伊核協議的立場;另一方面,通過處罰繼續與伊朗開展業務的西方公司和銀行,警告歐洲盟友,其涉伊企業未來也將難逃制裁,從而迫使歐洲加入到美國對伊的外交政策中。

  歐尋求涉伊企業豁免權看衰

  對於特朗普的出手,伊朗的反應相對淡定,因為的確談不上意外。但對在伊有巨大商業利益的歐洲來說,其內心的憤怒則可想而知。伊核協議2015年簽署後,歐伊貿易往來顯著增加。其中,法國道達爾和英荷殼牌兩家石油巨頭成為發展伊朗業務最積極的歐洲企業,先後與伊朗簽署了數十億美元的合同,法國汽車製造商標緻雪鐵龍和雷諾也都與伊朗簽署了合作大單,空巴和波音與伊朗簽署的訂單總額更高達400億美元。德伊兩國近年也構建起不少新商業關係,去年兩國貿易額達34億歐元。對歐洲來說,無論是在美國設定的期限內,盡快中止與伊價值數百億的企業合同,還是繼續與伊朗做生意,從而令歐洲企業面臨美國制裁的風險,肯定都不在其選項內。尤其是前一種向美國妥協的選擇,還將導致伊朗失去繼續留在伊核協議中的足夠動力,並最終造成伊核協議徹底破裂,這更與歐洲的初衷背道而馳。伊朗方面早前已明言,在美國退出之後,根據伊核協議所能得到的利益要如何滿足並獲得保障,伊朗要求歐洲盡快宣布立場。因此,歐洲接下來的態度和做法就顯得相當關鍵。

  目前,德法英三國正為挽救伊核協議積極展開外交努力。明天,歐洲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將同德法英三國外長會面,德國總理默克爾本周也將前往俄羅斯索契與普京會談。同時,伊朗外長扎里夫將先後出訪中、俄、英、法、德這5個伊核協議締約國,就力保伊核協議繼續正常推行探討可行措施。在應對美國制裁方面,歐洲的初步想法是向美國施壓,要求給予歐洲企業享有在伊商貿活動的永久豁免權。但以特朗普的行事風格,外界普遍預期這一想法很難獲得美方「批准」。這與當初美國加徵鋼鋁稅、歐洲可採取報復措施不同,美方在伊並無多少經濟利益,歐洲缺乏與美博弈的有力籌碼。何況法德兩國總統早前親自勸說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無果而終,已是前車之鑒。

  當然,美國這次的不留情面,也帶給歐洲很多教訓和反思。即從長期而言,歐洲應強化自身經濟主權,讓歐洲貿易往來可完全獨立於美國,而不是繼續接受美國扮演「世界經濟警察」。不過,這都是後話。

  香港商報評論員 魏煒婷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