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翻新工廈 刻不容緩

2018-04-1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中小企業總會會長 劉炳均

  特區政府自2010年4月1日推出「活化工廈」措施至2016年3月31日為止,一共接獲226個申請,而已批出的申請數目為104個,但其中有28個已批准的申請主動撤回或終止已簽立的土地文件。在全港1448幢舊式私人工廈中,已經活化的面積不足6%,主要集中在觀塘、油塘、長沙灣、葵涌及黃竹坑等傳統工業區。

  有需求增加生產空間

  所謂「活化工廈」乃本港政府的特別優惠措施,容許整幢工廈(樓齡最少15年而業權統一)改裝為辦公室、餐飲食肆、酒店及其他服務行業,但不需要補交改變土地用途的「豁免費」(俗稱「容忍費」)。不過「活化工廈」申請手續繁複,改裝要求十分嚴苛,要符合很多最新的建築條例,所以很多業主望而卻步或中途放棄。雖然政府有意恢復及放寬「活化工廈」措施,但筆者卻認為要加入「翻新工廈」一項,目的是在短期中增加製造業空間,支持香港再工業化,令香港經濟多元化,使年輕人有出路、有歸屬感。

  2018年至2019年的財政預算案令業界很失望,因為預算案沒有任何措施於短期內增加工業用地,尤其是優質廠房,以便提振中小企製造業,令香港可以充分利用高新科技生產而不是出賣科研成果予競爭對手。本會經常收到外國中小企業有關在本港生產的查詢,他們抱怨香港缺乏優質廠房,所以取消來港生產的計劃。至於租金昂貴其實是次要問題,因為他們生產的是高端產品,有全球市場,售價較高,所以租金成本佔成本的比例相對不多。國務院於2017年12月1日降低187項外國消費品的關稅,故本港產貨品在CEPA下豁免內地關稅的吸引力漸失,特區政府的工業政策要改弦易轍,提供優良的生產空間,令更多的高端生產落戶香港。

  可提升為智慧型工業單位

  「翻新工廈」跟「活化工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修葺舊式廠房,提升為智慧型生產地方,令很多高新科技工業採用數碼化及自動化生產,省卻很多人力,但產值卻很高。「翻新工廈」一般包括以下工程:修葺及美化內外結構;更改大單位為較小單位並附設獨立洗手間;改善防火及通風系統;安裝後備發電設備;加設先進通訊系統,例如光纖和衛星接收器及雲端伺服器等。對舊式工廈業主來說,在申請、審批及施工過程較易處理,投資相對較少,而將工廈翻新後,租值至少翻一番。為增加他們翻新工廈的興趣,筆者對特區政府有以下建議:(1)永久豁免該幢工廈的差餉及地租;(2)免費提供翻新工程顧問費;(3)免息貸款翻新工程費,上限為3000萬元。為保證工廈租用予高新科技行業,將來工廈的租戶、租期及租金要由一個特別委員會審批,避免單位被濫用。

  除了將私人舊式工廈提升為智慧型工業空間外,政府亦可以主動重建房屋委員會管轄的政府工廈。目前委員會管理16個分層工廈區,共17300個工廠單位,佔地409000平方米,分別坐落於柴灣、長沙灣、葵涌、新蒲崗及觀塘等地區。這些工廈,有最早落成的長沙灣工廠大廈(樓高5層,1957年落成),亦有樓高26層、1982年落成的穗輝工廠大廈(位於沙田火炭區)。這些政府工廈單位,有出租、活化及封閉待拆等。特區政府可以將部分政府工廈改裝或重建,成為智慧型的工業單位,以優惠租金租予本地的高新科技的初創企業,作為製作首次樣品及生產基地,讓年輕人發揮創意,追尋理想。

  特區政府亦應呼籲各大工商業協會,提供輔導和支援。雖然河套地區及新界東北的發展亦有顧及工業製造的需要,但始終遠水不能夠救近火,而將舊式工廈翻新,不論是公營或私營,可以解決燃眉之急。雖然,目前的先進製造業是自動化而不是人工密集型,不會大量招聘人手,但管理階層及技術人才仍然需要,紓緩香港工種狹窄問題,香港的大學及專業文憑畢業生出路就擴闊,不致集中於地產及金融等服務業。如果年輕人在職業上有較多出路,薪酬有上升能力,他們在安家立業方面就不會感到徬徨與憂慮。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