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2

與愛因斯坦齊名 物理泰斗霍金去世

2018-03-15
来源:香港商报

  霍金被公認是這個世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擁有出色而非凡的頭腦,並以他的勇氣、幽默和生命意志啟發大眾。 路透社

  【香港商報网訊】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當地時間周三凌晨於劍橋家中在睡夢中去世,享年76歲,當天也是愛因斯坦的誕辰。霍金生於1942年,是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他在宇宙論及黑洞的研究有重大貢獻,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學術成就啟發全人類

  霍金子女發表聲明,對父親離世感到極度悲痛,認為父親是偉大的科學家,所留下的研究成就將會獲得延續,又指霍金的勇敢、堅毅及幽默,啟發全球人類,會永遠懷念他。

  霍金生前執教的英國劍橋大學在網站刊文寫道:「劍橋大學的朋友和同事們向霍金教授致敬,他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頭腦之一,其學術貢獻、著述、電視節目、講座和傳記電影讓他被全世界所熟知。」

  在1997年,微軟創辦人蓋茨到劍橋大學訪問霍金,並向他介紹微軟的語音軟件。 路透社

  霍金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當天適逢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其父母都曾就讀於牛津大學,父親學醫,母親學習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霍金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就讀,取得第一級榮譽的成績畢業後,於1962年開始在劍橋大學三一學堂攻讀碩士學位,投身宇宙學研究。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提出過黑洞研究相關的「霍金輻射」,撰寫過全球暢銷書《時間簡史》。該書自1998年首版以來,已被翻譯成數十種文字,銷售量超過千萬。

  預言地球200年內消失

  在黑洞研究方面,霍金在1970年代先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入手,論證宇宙中存在時空無限彎曲的奇點,包括黑洞及宇宙大爆炸。霍金之後又引用量子理論,論證黑洞並非真的黑或完全空無一物,而是會散發熱輻射,即霍金輻射,黑洞最終會因耗盡這種輻射而消失,即所謂「黑洞蒸發論」。霍金的論證令20世紀理論物理學出現重大突破,奠定他物理學泰斗的地位,成就媲美愛因斯坦及牛頓。

  霍金又在1980年代提出星系如何形成,指宇宙大爆炸之初,物質分布的些微不均,膨脹時會聚集成星體及星系。霍金又致力理論大統一,力圖綜合廣義相對論及量子理論,提出宇宙波函數,將解釋粒子的波函數用來解釋宇宙。

  在2009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將「總統自由勳章」頒予霍金。  路透社

  在科技預言方面,霍金曾經對人類科技與地球作出多番預言。霍金曾經預言過人類在40年內殖民火星,他曾說,地球將會在200年內消失,人類要生存只有移民外星。他指向太空發展新的生存空間,不再倚賴地球資源,是人類是否能繼續存活的關鍵。

  警AI發展會毀滅人類

  在人工智能(AI)方面,霍金指出AI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他指出AI發展會招致人類滅絕,終有一日人類會發展出超越人類智慧的機器,並會發展出自我意識,而人類的生物演化追不上AI發展的速度,最終無法與AI競爭,AI更會發展出自主武器。人類會被邊緣化,甚至被毀滅。霍金指AI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創造與管理者採取有效管理措施。

  霍金十大金句

  黑洞難證 生前無緣諾獎

  霍金在學術領域獲獎無數,但卻始終沒有得到一般公認的桂冠諾貝爾獎,原因在於其理論難以證明。

  對於自己無緣諾貝爾獎,霍金曾說:「因為我的黑洞蒸發還未被觀測或未能用實驗證實。」學界人士認為,主要關鍵在於霍金的「黑洞」理論,天文物理眾多理論多半難以被證實,尤其有強大引力或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黑洞,除非有方法能深入太空,親自見證霍金提出的論點,才能被講求實證論點的諾貝爾獎所接受。

  事實上,霍金亦一直將自己的理論不斷修正。他表示,明白自己的理論難以獲得確實的科學論據,令他無法獲得諾貝爾獎。儘管霍金相信,可以檢測到黑洞釋出的「霍金輻射」,證明其存在,以此驗證理論,但他承認,這有可能要到很多年後才會證實。有專家則比較樂觀,認為現今衛星技術發達,或能證明霍金輻射的存在。

  諾獎追頒有先例

  另一方面,諾貝爾獎規定不頒給已過世的人,但仍有3次例外。倘能證明霍金輻射的存在,或能向霍金追頒諾貝爾獎,以感謝他多年來的貢獻。

  不過無論如何,霍金的偉大的成就其實也不用諾貝爾獎來肯定,諾獎對物理天才而言相信只是錦上添花。

  不過,霍金也是樂觀和幽默的。2002年時他說,若在實驗室中能製造出一個小黑洞,不要擔心它會把地球吞沒,它會很快因輻射而消失,「不過小黑洞會很快讓我得諾貝爾獎」。他並用電腦合成的警報聲代表他的笑聲。

  患漸凍症 奇迹活逾半世紀

  求學期間,20歲出頭的霍金被查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即「漸凍症」)。因此被醫生「宣判」只剩兩年生命的霍金以頑強的意志繼續研究和生活,其大多數重要研究都是在患病後完成的。據悉,漸凍症病人發病後平均只得2至5年壽命,但霍金和該疾病卻奮戰了55年。

  患者一般只有2至5年壽命

  資料顯示,「漸凍症」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患者首先會出現肌肉無力、癱瘓,說話和吞嚥能力受影響,最後失去呼吸能力。一般患者確診的平均年齡是55歲,他們發病後只有2至5年壽命,20%的人可以活到5年,可以活過20年的人低於5%。

  在2007年,霍金前赴美國甘迺迪太空中心,感受一下「零重力」的感覺。  路透社

  在霍金21歲時,劍橋大學發表「死亡預告」,表示罹患「漸凍症」的他凶多吉少,報章雜誌亦刊登了他的訃聞。但霍金多年來克服這個病帶來的不便,成為世上著名的「活着的漸凍人」,更於2012年度過70大壽。

  霍金的友人更指他可能因禍得福,稱他病後「反而可集中精神憑空解決複雜抽象難題,速度無人能及」。

  港科技界深感惋惜

  霍金辭世,香港科技界人士紛表惋惜,認為科學界失去了一位巨人。

  霍金2006年曾訪科大

  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表示,霍金對學術界的貢獻良多,但他更重要的貢獻是,雖然全身癱瘓,仍堅持在輪椅上進行科學研究,精神令人尊敬及佩服。郭位又指,霍金離世日子與另一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生日同一天,代表長江後浪推前浪,希望有更多偉大的科學家誕生。

  在2006年,霍金到訪香港科大,並與校長朱經武握手。  本報記者 蔡啟文攝

  2006年曾協助邀請霍金訪港的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榮休教授鄭紹遠表示,近年聽到霍金對科學界仍有新想法,所以對科學界而言非常可惜。

  資料顯示,霍金2006年曾在科大與大學生及市民大談宇宙起源等學術理論,更勉勵欲「安樂死」的斌仔稱「有生命便有希望」,使他受到鼓舞完成自傳。而霍金雖為無神論者,但時任科大校長朱經武在晚宴時曾問他對於輪迴的看法,多次徘徊生死邊緣的霍金坦言:「如果我們根本不知道前世是如何的,那又為何要憂慮來生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天說,霍金關心中國的發展建設,對中國的科技進步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中方對霍金不幸去世表示哀悼和惋惜,向他的家屬表示慰問。霍金和他作出的貢獻將被永遠銘記。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