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用好盈餘 提升港競爭力

2018-02-2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會長 葉建明

  下周財政預算案出爐。1500億元上下的財政盈餘如何花,成為全城關注的焦點。這的確是個「快樂的煩惱」。據說,財爺這個春節沒有過好,原因都是因為這一大筆錢如何花,來自各方的意見紛至沓來。據說,民間要求「派錢」的聲音不小。

  政府有錢,當然是好事一樁,但如何花好這筆錢卻大有考量。就香港本地情況來看,像澳門那樣派錢未必是最好的選擇。香港曾經有過一次派錢的經歷,短暫的歡愉很快就過去。就像一粒石子扔進河塘,蕩出美麗的漣漪,但很快,湖面沒了浪花,一切歸於平靜。香港社會中,中下層人士對於一次性派錢紓困比較歡迎,但對於富裕階層,這樣的錦上添花似乎沒有必要。好鋼需要放在刀刃上,把錢放到有需要的人和有需要的事上,才是最好的理財之道。

  那麼,香港今天的大量財政盈餘如何花呢?筆者認為,重點應朝向兩個方面,一是投入到增加經濟活力的長遠目標,為明天投資;一是修補社會福祉安全網絡,解決眼下迫切的民生短板。

  投資香港的長遠競爭力,保證香港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是政府的首要責任,須優先考慮。這些年來,人們一直在提醒,香港競爭力在下降,特別是核心競爭力不夠,經濟結構單一,在未來全球化的競爭與分工的浪潮中,難以站立潮頭不倒。

  投資科技研發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全球經濟追逐的風眼。在科技研發、包括研究成果轉化等創新科技上的投資,是香港的短板,是迫切需要增加的。

  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的數據稱,根據科技綜合統計年度快報初步測算結果,2017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750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1.6%,增速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投入總量目前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此外,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即研發經費與GDP之比為2.12%,較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

  毗鄰的深圳2017年GDP達22438.39億元,預計經濟總量已經超過香港。作為中國的「矽谷」,去年深圳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人民幣,佔GDP比重4.13%。到2020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將達到4.25%,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萬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達3萬億元。

  再看看香港,科技研發開支僅佔GDP的0.73%。本屆政府對創新研發高度重視。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斥資逾百億元推動創新及科技發展,涵蓋人才培訓、專才研究、政府部門服務等。她還定下硬指標,要於2022年前將本地研發總開支倍增至每年約450億港元,相對於本地GDP的比率將增至1.5%,並對推行研發開支的企業額外扣稅。即使如此,香港的研發經費也少得可憐:不到深圳的五分之一,也遠遠沒有達到去年國家研發經費與GDP之比的2.12%。

  事實上,香港擁有創新科技得天獨厚的人才條件。除了北京、上海以外,香港知名高校是最多的,也是中國城市中,世界高校排名前列最多的城市。去年國家科學技術獎有6個獎項是由香港科學家主持完成或參與完成的,其中,香港第二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另外還有五個項目分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等獎項。這些科技項目,都是實用性強,造福人類,每個人都可望受益的項目。這些項目獲獎,證實了香港的科技研究力量,也證明了香港完全有條件成為科技創新的中心。如今,政府庫房盈餘,增加科技研發投入,加大科技成果轉化的配套,此其時也。

  解決民生短板

  其次,投資香港可持續的公共政策,打造安全保障網絡,解決民生短板,是負責任政府的重要責任。除了住房這個「世紀難題」外,醫療養老是香港民生突出的短板。雖然我們也看到,這些年政府相關社福開支不斷增加,但醫護人員緊張,病床緊張,養老院舍緊張,看病難等問題依然困擾民眾。最近10年,香港平均每年增加5.4萬人,加上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每不到6人中便有1個老人,20年後更達到每10人就有3人是老人的狀況。這一切對於政府的醫療政策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政府何不趁此庫房水浸之際,對醫療和養老來一個徹底調查摸底,並增加投資,通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福利,解決這個眼下困擾市民,未來恐構成大問題的民生工程?

  據說,本次政府不欲「派錢」。果真如此,那需要給政府一個點讚。畢竟「派錢」能獲得很多掌聲,民調也可能「水漲船高」。不過,以這樣懶惰的辦法處理盈餘,能否幫助香港競爭力的提升,是不是對香港最好呢?恐怕未必。

  (作者是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