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著名作家蒋子龙带你找到自己的故事

2017-12-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著名作家蒋子龙带你找到自己的故事

  ——2017年“悦享厅”名作家面对面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王娜报道:12月10日下午,由本报与宝安图书馆联手打造的“悦享厅”名作家面对面系列活动迎来第十期,这也是今年该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期,《乔厂长上任记》的作者、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带来了“找到自己的故事”这一深刻主题,与读者们分享了在写作灵魂上永不停歇的“行走”与“寻找”之旅。

  说到蒋子龙大家并不陌生,1979年他发表了《乔厂长上任记》这一反映改革时代的经典短篇小说,以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复杂的矛盾冲突将书中改革者形象塑造的极具感染力,让读者在欣赏中体会“改革”主题并产生共鸣,催动读者精神上的觉醒。除了《乔厂长上任记》,他还写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阴差阳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锅碗瓢盆交响曲》等佳作,以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独到体会创造出一个个当时社会时代背景下所特有的、意义深刻的人物形象。尤为可贵的是,即使年过七旬,蒋子龙仍笔耕不辍,关注现实生活,将自己的写作灵魂永远置于“行走”与“寻找”的状态之中。

  近些年来,网络小说产业日益繁荣,网络作品改编此起彼伏,这种网络文学兴盛的背后是故事的兴盛。“好莱坞影视创作,75%的心力要用在写故事上。”在讲座的一开始,蒋子龙分享了他走访好莱坞背后重要制作团队“故事部”的故事,他认为文学的回归实质上是故事的回归,一个作家最大的价值在于“讲‘好’故事”,前些年文学弱化、边缘化是因为大部分作家遭遇了故事危机讲不出好故事了。

  故事从何而来?蒋子龙回答为“现实生活”与“历史题材”,现实生活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永远是最好的故事源头,此外,聪明的作家也总是能从浩如烟海的历史画卷中找到永远吸引人的好故事。他以《三国志》与《三国演绎》的为例,《三国志》是正史,而《三国演义》是作家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记录的历史演绎出来的小说、故事。蒋子龙强调:“作家应该永远承认现实生活大于文学生活,正视现实、尊重现实,其次,作家不是写类似与新闻事件的‘事故’,而是将‘事故’赋予文学品味将其变成好故事的人。”

  如何写好故事?多年以来,蒋子龙全凭三种经验:一是永不停歇的“行走”与“寻找”,蒋子龙认为“好的作家灵魂上永远没有家”,一间遮风挡雨的房子从来不是作家的“家”,因为作家的灵魂要永远处于不安定的“行走”与“寻找”状态之中,要写好故事靠的是永不停歇的行走、寻找。二是写作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要能“憋住”,绝不掺水。一本《农业帝国》,蒋子龙写了11年,促使他写作欲望的是麦秋时节农村中一位农夫忙于打麦忽略清洗而头上长出麦芽的故事,为了写好这个故事,蒋子龙没有马上动笔,而是保持兴趣、努力充实丰富其故事的筋骨脉络,从而才有这么一本描写一群淳朴农民在改革大潮中跌宕起伏生活的农村题材长篇佳作。三是对普通人保持格外关注,易有意外之喜。蒋子龙表示,无论是作家还是媒体又或是其他人,写故事的时候不能分阶层,对于国家、历史的主要群体——普通老百姓要更关注。

  一个作家又要如何寻找到自己的故事?蒋子龙将明末清初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作家才华的评价概括为“材”与“裁”,他解释道:“认识自己非常重要。”作家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什么“材质”的人,同时要有“才学见识”,此之为“材”。至于何为“裁”,蒋子龙认为,那是将积累丰富的故事料子裁剪为文学作品的过程,这就要求作家对故事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创作的心要“灵”要“真”要摒弃“假恶丑”,如此才能将灵感的迸发与故事的积累裁剪为好的文学作品。

  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的差异体现在业余时间上”,蒋子龙对此颇为认同,他讨厌标签化,尽管《乔厂长上任记》让众人惊叹他在工业题材改革文学的成就,但他却不喜欢把自己局限为只能写工业题材改革文学的作家,他说“一个成熟的作家是不会受题材局限的”,因而“作家要找到自己的故事,永远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专业”。

  “悦享厅”名作家面对面系列活动是在宝安区委宣传部、宝安区文体旅游局支持下,由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由宝安图书馆与香港商报联合打造的纯文学类高端讲座活动。活动从今年3月份启动,共十期,邀请了肖克凡、徐剑、朱向前、水运宪、王炳根、王刚、叶辛、鲍十、龙一、蒋子龙等十位著名作家、名导演、编剧先后座客宝安图书馆,通过经典名著赏析、经典影视点评或是分享名作家创作背后的故事等话题带领读者品味经典影视,品鉴人文历史,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活动效果显著。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