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鄒興華 南音列名錄煥生機

2017-10-30
来源:香港商报

 

  廣東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樂種之一,雖然對時下年輕人來說較為陌生,但早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南音如時代流行曲一樣家傳戶曉,盛極一時,可惜隨着社會發展漸漸失傳!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今年公布的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簡稱香港代表作名錄),南音獲選入榜。據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鄒興華表示,期望藉代表作名錄令南音再度引起大眾關注,得以傳承下來,不至於真正成為「遺產」。文︰藍嵐 攝︰崔俊良(部分圖片)

  說起廣東南音或許大家會一頭霧水,但當聽到「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這段樂曲時便會有所印象,全因這曲早年被演員張衛健於電視劇《鹿鼎記》中哼唱而紅極一時,「慈善伶王」新馬師曾、「小生王」白駒榮,以及著名歌手張國榮、梅艷芳在電影《胭脂扣》中也曾獻唱過,這首《客途秋恨》正是地水南音的經典。

  廣東南音分三大類別

  鄒興華表示,根據現存資料顯示粵調南音約於晚清嘉慶、道光年間在珠江流域開始流行,及后有指是因漁民所唱的《摸魚歌》慢慢再流傳至廣東,并衍生出廣東南音,而廣東南音常使用的箏、打板等,也沿自於江南等地的主要樂器。廣東南音主要分為三大類別:「地水南音」、「戲曲南音」及「老舉南音」,全都與娛樂有關。

  「地水南音」全為街頭賣唱的失明人士演唱,「地水」是失明人士的代稱,當時的失明人士因身體問題難以找尋工作,有些會從事占卜問卦或是按摩行業,有些則於街頭、茶樓、妓院或私人寓所演唱謀生。男稱為瞽師,女稱為瞽姬或師娘,他們都是自彈自唱,右手彈箏、左手打板。「地水南音」多以自身及社會民生為故事,內容主要抒發離愁別緒,音調較緩慢和悲慘;惟遇上喜慶日子便會加添板眼,令音調變得較為輕松。歌詞可使用文雅詩詞或通俗口語均可,以七字句為主,每句八拍,隨時隨地亦可朗朗上口,所以有些瞽師、師娘可以在半小時唱完故事,也可以像說書人般耗一年時間才唱完,更可一人演繹不同角色來獻唱,自由度極大。約於1920年代后期,「地水南音」開始式微,有指這是由於社區急速發展,高樓大廈林立,再沒有多餘地方予失明人士街頭獻唱,另亦有指是粵曲開始流行所致。

  香港禁娼老舉南音失傳

  「老舉南音」顧名思義是指妓女所唱的南音,因當時廣東的妓女統稱為「老舉」而得名。由於是在風月場所獻唱,所以內容多數涉及戀愛、情色等題材,歌詞露骨淫褻,如歌曲《陳二叔》、《爛大鼓》等均是「老舉南音」。直到1935年,香港全面禁娼后,正宗的「老舉南音」便告失傳。

  至於「戲曲南音」,鄒興華稱當時許多粵劇都會吸收廣東民間樂種如小調等,南音自然成為吸收對象,獻唱者只負責唱的部分,伴奏則由其他樂師負責,至今「戲曲南音」亦為不少老倌所唱,如粵劇名伶阮兆輝正是其中一人。

  隨着「老舉南音」失傳,有指「地水南音」也將步其后塵,全因香港最后一位瞽師杜煥於1979年離世后,再沒任何徒弟承傳這門藝術,鄒興華對此澄清說:「雖然杜煥沒有正式收徒弟,但仍有很多人學習其唱法,最重要是於五十至七十年代,杜煥曾於香港電台獻唱,所有錄音獲保存下來,那是個非常珍貴的寶庫,中文大學音樂系并將之整理,預計推出約6張唱片,最后一批也於稍后推出,整個計劃共花了約10年時間。」他又承認,雖然獻唱「地水南音」的人不多,但研究的人卻很多,因為廣東南音是非常有價值的。

  擬每月辦迷你南音唱曲會

  對於南音被列入香港代表作名錄,鄒興華冀望藉此再度引起更多人注意,他說:「其實南音格式很簡單,有押韻、襯字就可以唱到,樂調反反覆覆,非常容易上口,內容也可以隨心隨地,什麼主題都可以唱出來。」他透露,為了向更多人推廣這中國傳統樂種,未來將會展開多項宣傳活動,如計劃今年底於三棟屋博物館,每月舉辦迷你南音唱曲會,主要吸引更多年輕人的興趣及關注,從中發掘人才參與獻唱,讓南音再度於民間流傳。

  粵劇泰斗阮兆輝 冀再掀南音潮流

  享粵劇界「萬能泰斗」美譽的阮兆輝(輝哥),一向被視為演唱南音的表表者,更有指他跟杜煥是認識的。不過,他受訪時告知記者:「早期杜煥經常在榕樹頭唱曲,當我沒事做時便會去聽曲。直到他臨離世前,我知道他到大會堂獻唱《霸王別姬》,於是便去捧場。在若干年后,我擔任電台節目主持,突然得悉杜煥離世卻沒錢殮葬,於是在節目內破口罵政府沒有為這些有才藝的失明人士出一分力。隨后,電台牽頭為盲人協會籌款,豈料惹來我是杜煥徒弟的誤解。」他直言現時獻唱的南音,是自己用心去學習唱法和研究,非師承於某人。

  阮兆輝又覺得南音是一樣很特別的東西,什麼曲目、題材都可以,不一定要有故事性,隨口唱也可以,最重要是音調格式簡單,他說:「有人說南音像Rap也像Blues,帶有悲情并可抒發個人情緒。

  我認為只要時下

  歌手願意做『火車頭』,帶動這輛列車行走,自然能再次成為潮流。」高潤鴻吁業界幫助推動曾膺「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戲曲)」、八和會館第38屆理事會理事的高潤鴻也認為,每月定期舉行迷你南音唱曲會,對推廣南音有一定幫助,但嫌力度不足,全因香港人忙於工作,并不太熱衷本土文化,他建議說:「一定要政府、整個社會氛圍一起去推動南音,才會令更多人認識及培養興趣,如輝哥(阮兆輝)所說,若有時下歌手帶頭當然是好事,這可令年輕人更易接納,不過迷你南音唱曲會也是個好開始。」

  高潤鴻續表示,現時八和會館未有專屬教授南音課程,但在八和學院中,某些戲曲唱段課程如二簧、四平調等也會對南音作基本介紹,又指:「在粵劇里,會經常接觸和使用到南音說唱類,我個人認為業界也應幫助推動這樂種。」他并稱,雖然坊間有專門研究南音人士開班授徒,惟是否專業就不敢妄下判斷。

现时粤剧也夹杂南音说唱在内,这种唱法被称为“戏曲南音”。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