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李克強談「中國制造2025」挺中企創新 禁侵知識產權

2017-06-29
来源:香港商报

李克強同工商、金融、智庫、媒體界人士對話交流。

   【香港商報訊】第11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於昨天繼續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上午會見部分與會嘉賓,並同工商、金融、智庫、媒體界人士對話交流。會上,李克強回應了外界對「中國制造2025」的一些誤解,他表示,中國企業要提高它產品制造的品質,需要跟發達國家合作,中國不允許中企強迫對方轉讓技術或侵犯知識產權。

  以中外合作促「中國制造」智能化

  李克強表示,「現在對『中國制造2025』有一種誤解,好像我們出台這些政策的目的是將來不買國外的裝備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個全球化的世界,企業購買裝備有他自主的選擇。我們在這個開放的市場下應該給企業選擇的權利。李克強強調,中國這樣巨大的市場在追求產品品質和裝備提升方面,自身的水平提高了,也必然會促進世界市場的擴大。

  「任何一個國家都願意提高自己裝備的品質和水平,這本身是無可非議的,但關起門來提高自己裝備的品質和水平,在全球化的條件下等於是閉門造車,是達不到應有的目的。」

  對於未來「中國制造2025」的落實,李克強表示,「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是根據中國目前的工業化水平和放眼未來所制定的,核心內容是要提高中國產品和中國裝備的品質和水平,一方面,中國制造可以說是已經譽滿全球,但是中國制造的水平總體還處於中低端。另一方面,中國的裝備比中國制造的水平更低,我們還需要大規模地引進購買國外的裝備,而「中國制造2025」就是要在中外合作中,推動中國裝備的水平能夠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現有的層次上不斷提高品質。

  中外企業合作應自願且互利

  對於「中國制造2025」的前景,李克強表示,第一,「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會給中外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因為中國企業要提高它產品制造的品質,必須提高它的工藝水平、裝備水平。在這個提高過程中我們需要跟發達國家合作,比如我們現在和德國工業4.0有合作,和美國方面也有合作,會有更多的國外裝備制造產品和技術進入中國的市場。

  第二,必然會有更多的中外企業在裝備技術領域合作。因為國外的裝備進入中國要有更多市場的話,它需要把產品當地化。比如中美合資的通用在中國現在已經占了17%的市場份額,它按照中國的道路狀況、氣候條件等進行了改造,所以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斷地擴大。有一點,我要強調,這種合作是企業自願的,是有利於開拓中國市場,甚至第三方市場的。中國政府不允許中國企業強迫對方轉讓技術,或者侵犯知識產權。

  第三,關於在「中國制造2025」有關領域,比如綠色發展領域、《巴黎協定》、世貿組織都鼓勵政府予以政策支持。只要是外國的企業在中國註冊,中國政府將給予和內資企業一樣的政策支持。

  產能過剩是各國量化寬松的結果

  在談到中國的對外開放時,李克強指出,現在逆全球化的一些思潮抬頭,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十年來,各國不斷出台貿易保護措施,所以2013年世貿組織通過了《貿易便利化協定》,中國也參與其中。中國不僅要履行這個協定,而且要根據自身國情盡可能地推進貿易的便利化。包括推動單一窗口簡化企業通關過程中的手續;縮短通關的時間;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監管部門進行監管的相互認證。

  在回答代表關於中國發展「互聯網+」的問題時,李克強也表示,中國在大力推動「互聯網+」,這本身就是面向全球的。在基礎電信和增值方面,中國也對外資開放了很多業務,這在發展中國家可以說是最高開放水平。外國投資者在這個領域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對於中國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李克強強調,中國沒有推卸自己的責任,而且主動作為。可以說,在消化過剩產能方面,中國為自己的結構性改革作出了努力,也為國際社會作出了貢獻。但他也指出,「國際上一些領域出現產能過剩,這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很多國家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導致的一個結果,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责任编辑:吴梓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