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2017-06-20
来源:香港商报

  立法會議員 葉劉淑儀

  我和基本法可謂有一段深厚淵源。80年代基本法草擬過程中,我以居留權專家身份出席一些講座,而且在回歸前參與中英聯合聯絡小組有關居留權和終審法院的專家小組,協助落實基本法條款。回歸后,作為主要官員,亦負責推動落實基本法。現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已實施20年,對此我別有一番體會。

  國民身份認同待加強

  大體而言,香港的回歸相當成功,正如陳啟宗博士早前在上海一個論壇所言,是「平穩過渡、繼續繁榮」。固然,20年來,香港也經歷了幾次風浪,例如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疫症、雷曼事件等,對經濟造成頗大的冲擊。幸而有國家作為強大的后盾,推出自由行、QFII 等措施,刺激本地旅游和金融業,令香港迅速步出困境,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保持經濟繁榮和低失業率。

  然而,「一國兩制」要繼續成功落實,還須解決一些深層次矛盾。兩地融合的過程難免引起一些社會矛盾,引致本土思潮崛起。本土主義如果純粹是指愛護、欣賞本地文化,并沒有問題,但如果演變成所謂「真正自治」、「完全自治」甚至「港獨」的分離思想,便是底觸了「一國」原則。香港如要維持「一國兩制」有效運作,一方面要促進人心回歸,令港人全面正確認識基本法,了解香港特區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另一方面也必須堅持香港「高度自治」,保存香港的制度特色,以維持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兩者之間不無張力,要兼顧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兩地必須互信互諒,才能夠化解當中矛盾。

  須解決經濟社會問題

  經濟社會方面,尽管香港目前達到全民就業,普羅市民卻感到生活艱難。大部分人入息追不上通脹和樓價。目前樓價比1997年樓市高峰期高出超過85%,但最新個人入息中位數僅比1997年高56%,而去年20至24歲具大專學歷的就業人士月入中位數更和1997年一樣維持在1.1萬元水平,要置業安居越來越難。財富過度集中於地產、金融,亦擠占了其他行業的發展空間,窒礙創業和創新。

  與此同時,社會向上流動空間亦明顯收窄,不僅是因為香港作為成熟經濟體系增長減慢,而且全球化下,新一代要面對全球的競爭對手,特別是隨着國家迅速發展,港人也要面對內地人才的競爭。成為專業人士是過去不少港人向上流動的途徑,1994 年持有學位的新增工作人口中有47%擔任專業人士、經理及行政人員,但到2015 年比例已跌至38%,這種情况無疑令不少年輕人對社會感到失望。面對上述種種挑戰,香港必須創造新的發展機會,以延續社會的繁榮和穩定。

  尋找新機遇

  香港在多個方面仍有優勢。金融方面,香港貨幣可自由兌換、信息自由流通、制度與國際接軌,而且作為國家唯一的普通法城市,可助內地金融中心與世界上其他奉行普通法的國際金融中心接軌。

  我們的文化軟實力也不容忽視。香港多年來作為粵語流行文化重地,建立了深厚的影視文化基礎,音樂及影視產品深受各地華人歡迎。粵語文化是中國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部分,除了香港,廣東和廣西都是國家主要的粵語區。香港文化產業界應思考如何憑着獨特的粵語文化在兩廣市場發展,以及開拓海外特別是東南亞市場。

  為了維持香港的優勢,使「一國兩制」繼續成功,我們應積極主動參與國家的規劃和發展策略:「一帶一路」建設、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還有越來越多的自貿區,都給予香港新的發展機會。隨着「一帶一路」的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將會是香港最重要的發展出路,這包括我國沿岸各個省市和東南亞國家。大灣區城市群發展也為香港提供持續繁榮的方向,香港可以憑着成熟的金融和專業服務,協助推動大灣區產業走出去,當中給港人不少新機遇。

  展望將來,兩地經濟必然進一步融合,面對這個趨勢,香港應積極把握機會,主動參與,發揮我們的獨特制度和文化優勢,帶動香港未來更多元化發展,為港人提供更多發展機會,使「一國兩制」蓬勃發展,發揮更強大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