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粵港澳大灣區的三大潜力

2017-04-20
来源:香港商报

     3月初,李克強總理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新的發展規劃,這也意味着「大灣區」的發展設想已經列入到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層面。從近段內地資本市場的走勢來看,「雄安新區」概念的炒作逐漸平靜,但「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卻連續多日走出爆發行情,說明在新的大灣區規劃下,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前景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

  與被譽為「一張白紙」的雄安新區不同,珠三角作為改革開放后內地最先發展起來的地區,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已打下了雄厚的基礎。統計顯示,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3萬億美元,進出口總額約1.4萬億美元,電子制造業、信息產業、空港物流等產業在全球範圍內亦擁有一席之地。在近年國家經濟增長放緩、不少地區因「供給側改革」而陷入改革「陣痛期」的時候,廣東省仍在近5年保持了年均8%的增長。這一亮眼表現,令國家對粵港澳灣區的未來發展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更為重要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在擁有雄厚的發展基礎的同時,又有着可充分預見的發展潜力。

  創科富潜力

  第一大潜力,是創新科技和創新制造業的潜力。科技創新產業正深刻地改變着人類生活和經濟形態;在中國,廣東則可謂是中國科技創新產業的領頭羊。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R&D支出占GDP比重達2.58%,技術自給率超過70%,接近創新型國家和地區的水平,有效發明專利量連續7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5年保持全國第一。在被稱為「中國硅谷」的深圳,除了已經被熟知的騰訊、比亞迪、華為等科技企業,大疆創新、華大基因等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創新公司也在近年強勢崛起;同在珠三角的香港、廣州、東莞、佛山等地,科技創新產業亦在自身特色與優勢的基礎上有了很大進步,整個珠三角有望形成一片擁有完整創新科技生態及其上下游產業的完整產業鏈。這一發展態勢也獲得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在「十三五」規劃中,國際將廣東明確定位為「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未來發展潜力巨大。

  珠江西岸潜力大

  第二大潜力,是珠江西岸的發展潜力。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經濟雖然獲得快速發展,但珠江兩岸的發展是明顯不平衡的:香港、深圳、東莞、惠州等珠江東岸主要城市,無論在經濟總量還是產業聚集等層面,都遠遠超過珠江西岸的澳門、珠海、江門、中山、肇慶等城市。眼下,隨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享有系列成本優勢的珠江西岸有望迎來一輪珠江經濟發展的「再平衡」:4月10日,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全線貫通,若工程進展順利,港珠澳大橋將有望在今年內通車;明年,廣深港高鐵將竣工,廣佛肇、莞惠城際等高鐵工程亦將通車;再加上定於2020年通車的深中通道,未來的珠三角將會形成一個高度便利的「同城化生活圈」。在高度便捷的基礎設施催化下,珠江西岸的發展有望承接珠江東岸的豐富資源,迎來新的發展高峰。

  一帶一路具潜力

  第三大潜力,則是「一帶一路」和全球化發展的潜力。珠三角的經濟崛起,外向型和深入參與全球化正是其主要特徵之一。經過30多年的積累,大灣區不僅已在全球經濟分工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更是在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中建立了豐富的聯繫和開放的心態。此外,香港、澳門這兩座在「一國兩制」下享有高度自治的城市,亦在國際化與開放度上享有內地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優勢。正如有專家指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以其特殊的歷史文化、區位優勢背景,承擔着國家「一帶一路」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意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將成為「一帶一路」的「新支點」,蘊藏着巨大商機。諸多潜力之下,粵港澳大灣區的美好發展前景,已是呼之欲出。

  萬青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