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增加座位才能應付日益增長的人口。
任何有助提高生產力的措施,都不應輕言反對。當局建議將小巴座位數目,由現時上限16個增至19個,便是生產力或運輸力提高的其中一例。
人口增加帶動需求
16座小巴變為19座小巴,無疑掀開了香港交通史的新一頁。上一次小巴增加座位,已是接近30年前的事,當時由14座改成16座。鑒於當年的全港人口,只得不足300萬人,對照現時倍增至超過730萬,小巴座位僅僅增約20%,某程度已是遠遠落后。
的確,香港人口的增長幅度,不單遠遠高於道路增長,也遠遠高於公共交通工具的運載能力。所以,香港人車爭路問題愈趨嚴重,候車時間愈來愈久;正當不論地鐵抑或巴士都愈來愈擠,小巴竟然墨守成規,仍然維持上限載客16人(小巴內不准站立),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運輸署資料顯示,2006年至2015年,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人次增加超過10%,同期小巴載客數量則僅增3%,正是小巴運輸能力跑輸大市的最佳反映。
縱然,近年香港公共交通側重鐵路發展,畢竟這是當今效率最高、最準時、最穩定、最可靠的交通工具;可是,小巴的功能卻不能抹煞,因為以日均乘客量計算,小巴實乃香港第三大公共交通工具。始終,鐵路不可能深入香港每個角落,故在發展鐵路為主的交通模式的同時,也絕不應該忽視輔助性的交通配套,反過來小巴實應同步增強運力才對。而對長線小巴來說,亦可扮演抗衡避免鐵路壟斷的角色,為市民提供多個選擇,不管這是首選還是后備皆然;尤其是鐵路本身的沿線停站往往較多,而巴士也有類似狀况,小巴在滿足長線的點對點運輸方面實有可取之處。小巴運輸力得以提高
小巴由16座增至19座,亦是提高小巴運輸力(生產力)的應有之義。首先,這將減少車流及路面負荷,以每輛小巴的運力增加20%來看,即是每開動5輛小巴便可減省1輛小巴行走,幅度難以言少,對於紓緩本港交通擠塞問題肯定帶來正面作用。而理論上說,每輛小巴的載客量增加,意味着每一程車及每位司機的平均收入得以上升;於此基礎上,即使未必導致減價的出現,也必然紓緩了加價的壓力。况且,這不會帶來人手過剩以至裁員等問題,一來專營小巴都有班次限制,更重要的是,現時普遍路線都存在供不應求問題,還哪有空間縮減班次以至人手?
所以,對於小巴增加座位,社會各界基本表示支持,未見太大反對聲音。事實上,今日香港各方各面都見供不應求之窘,故任何有利於增加供應、提高生產力的措施,都應盡快積極考慮并且提上議程,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供應(座位)镕置也不為過。除了增加小巴座位,由增加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載客量,包括將更多輕鐵由一卡增至兩卡,以及增加其他鐵路的卡數,到增加小巴、巴士、鐵路等的行車班次,以滿足伴隨人口增多而同步增加的運輸需求,有關當局均須密鑼緊鼓地向前推進。當然,切實處理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的路線重疊問題,或適度收緊其他運力較低的交通工具的供應,也是完善整套運輸系統的必然之舉。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