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追溯非遺之美 徽州「鬧元宵」賡續別樣民俗

2017-02-20
来源:香港商報

  安徽歙縣徽州古城,一個年味兒十足的地方。不同的村子都有著不同的年俗,上九廟會、疊羅漢、打鞦韆、嬉魚燈、板凳龍……每一個習俗,都異常精彩與珍貴。徽州「過年」,一般從「臘八」開始,十五為元宵節,家家吃湯圓(元宵),晚間舉行燈會,開展民間遊藝活動。到正月十八日,「過年」基本結束。「鬧元宵」重在民俗文化的賡續,其中的「民俗文化大巡遊」,正是「非遺」保護的成功經驗。

“轩辕车会”

  香港商報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吳建平

  呈坎村「擠饅頭」熱鬧非凡

  徽州,位於新安江上游,古稱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

  徽州元宵樂趣多,近年來,安徽省黃山市注重非遺文化的傳承保護,每年在重大節慶活動上,都要將傳統民俗活動端出亮相。元宵夜要鬧元宵,一些宗族祠堂如岩寺廣惠祠每年元宵節都要舉辦燈會,由各分支輪流主辦。岩寺燈會場景十分壯觀,有「燈市」之譽,節前一日,主辦方要從附近的汪公廟迎來汪越國公神像,供奉於廣惠祠內,並張燈五夜,演戲酬神,熱鬧非凡。潛口元宵日白天舞獅,晚上嬉「痘王燭」(又稱梅花燭)。岩寺、潛口等地還舉辦唱燈棚(即清唱,不化妝、不表演、不登台,俗稱文武場)、猜燈謎等活動,以增添節日氣氛。

  在眾多的元宵民俗活動中,最有趣的當屬呈坎村的「擠饅頭」。元宵日清晨,前、後羅氏宗族分別將長春社、永興社的神像用神轎抬到羅氏世祠和羅氏文獻家廟內的享堂,隨後將祠堂大門關上大半,留下僅容一人通過的縫隙。然後在喧天的鼓樂聲中,全宗族男女老幼各執樂器一件,拼命往祠堂大門裏擠,擠進祠堂者,發給麵粉製作的壽桃一對,每個約半斤,俗稱「擠饅頭」。活動時,祠堂內外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當天晚上,村中還要舉行盛大的燈會、舞龍燈、遊神活動。遊神隊伍要遊遍全村主要街道,凡路過當年娶了媳婦或生了兒子的人家門前,神轎要停下來,新媳婦將管轎人員點燃的一雙紅蠟燭接進閨房,然後贈送抬轎人一個紅包;生兒子人家,除了贈送神轎紅蠟燭三十四支外,還要設便宴招待抬轎人和宗族成員,並贈送雞蛋和紅包。遊神活動直至下半夜結束,最後將神像抬回社屋內。

  汪滿田魚燈全村出動

  據了解,在徽州各地,元宵節的燈會活動不只限於正月十五這一天。如西溪南自正月十三夜起至十六夜止。元宵前一日晚上11點和元宵日傍晚,西溪南社廟裏要舉行隆重的「發燈」儀式,凡吳氏宗族的新婚夫婦,均要邀請幾位有德有福的族人一同前往社內領燈一盞,「以兆多男」。陪同領燈的還有護燈的、提堂燈照明的、沿途燃放爆竹的,據《豐南誌》記載,每年村裏有數十戶領燈,每戶請四五人,約有二三百人之眾。雖在深夜,也非常熱鬧。

  汪滿田嬉魚燈鬧元宵至今已有800多年,相傳在一個深夜,村莊被不明烈火籠罩,大家從睡夢中被濃煙嗆醒,發現身處火海無處脫身。當大家驚恐哭喊的時候,村裏的溪水竟神奇的匯攏,托起一隻碩大的靈魚和成千條小魚兒朝著大火的方向游去,面對火海,靈魚仰頭一躍,吐出一條水柱,很快澆滅了大火,村民得救。從此,汪滿田村的老老小小都奉靈魚為神明,為了感謝當年的救命之恩,每年元宵前後,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連續四天,全村出動舞著紙扎的透亮魚燈,舉行浩大祭祀之禮。

  徽州板凳龍激情四射

  徽州板凳龍以「一丁一凳一小龍」,連成「一村一姓一長龍」,慶佳節、盼興旺、求發達的民俗意義一直流傳至今。因其龍身由一條條改良的長板凳首尾相接而成,故名徽州板凳龍,迄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2009年入選安徽省非遺名錄。夜幕降臨,伴隨陣陣鞭炮聲和兩千餘人的歡聲笑語,一條巨型板龍在夜晚的風裏和燈籠照耀下來回舞動,以鑼鼓伴奏,激情四射。

  歙縣雄村鄉的元宵夜,村民們是通過「跳鍾馗」來鬧元宵的。「跳鍾馗」民俗活動需要的演員眾多,有噴火,有撒紙,有撐傘,演員們的妝容很是嚇人,就是為了鎮住各路妖鬼。宰相故里雄村表演的是「鍾馗出巡」,以壯觀威武的氣勢取勝,原始古樸,寒氣逼人的殺氣震懾各路妖鬼。

  在元宵節當晚,歙縣許村村民們還會表演流傳1000多年的傳統民俗「舞大刀」。許村舞大刀原為紀念許村先祖唐朝忠義公許遠在「安史之亂」期間鎮守睢陽的忠烈壯舉歷代頌揚,後延伸到豐收慶賀驅邪趕怪,保一方平安。舞大刀中的日月大刀由長達兩丈的大刀,八把小刀組成,正式舞起來,需要10位年輕力壯的村民,以「手眼身法步」配合默契完成,堪稱為徽州傳統民俗一絕。

  每逢農曆閏年的元宵節,歙縣三陽鎮葉村的老百姓都要進行一次規模龐大的疊羅漢表演。疊羅漢是古徽州最負盛名的傳統民俗活動,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疊羅漢演員均為男性,表演人數從兩三人到十幾人不等,通過騎坐在下層人身上的方式實現疊高,並變換不同的造型,眾羅漢動作變化多樣,表演渾樸粗獷,配合新春民俗活動,表達祈福辟邪的美好希望。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