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追尋擁有千年曆史的查幹湖漁獵文化

2017-01-03
来源:中新社

     

 

  就在前幾天,查幹湖冬捕儀式上所打撈上的頭魚,以85萬天價被拍賣,久負盛名的查幹湖冬捕再次引起了各界的關注。小編有幸跟隨一汽豐田一起現場體驗了這一盛況。今天我們不聊車,就來聊一聊這查幹湖。

  查幹湖,原名查幹泡、旱河,蒙古語為“查幹淖爾”,意為白色聖潔的湖,大部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西鄰乾安縣,北接大安市,處於嫩江與霍林河交彙的水網地區,是霍林河尾閭的一個堰塞湖。一般最大湖水面307平方公裏,湖岸線蜿蜒曲折,周長達104.5公裏。蓄水高程130米時,水面面積345平方公裏。蓄水6億多立方米,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吉林省內最大的天然湖泊。  

 

  在查幹湖最富盛名的則是漁獵文化。每年12月末至春節前的一段時間,是漁民進行大規模冬季捕魚作業的黃金時間,又稱“冬捕”。這種漁獵文化源於史前,盛行於遼金時期。  

 

  從傳說中的肅慎、東胡、穢貊三大部落到夫餘、渤海時期,查幹湖畔的先民們依然以漁獵為主要生活方式。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環境,使這種原始、古老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續了一千多年,直到遼金時期隨著北方地區的遊牧文化、漁獵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日益交流與融合,查幹湖畔的農耕文化才逐漸發展。

  據史料記載,遼帝聖達宗喜歡吃“冰魚”,每年臘月,便率領家眷浩浩蕩蕩來到冰凍的查幹湖上紮營。命令仆人將帳篷裏的冰層刮薄,直至薄若紙片兒,冰下遊動的魚清晰可見。等看夠了想吃時,便將薄冰輕輕擊破,水中鮮活的魚就會接二連三地跳上冰面,成為案上之物,供君臣歡宴。曆史上,習慣稱這種捕魚方式叫“春捺缽”。  

 

  相傳成吉思汗率蒙古鐵騎攻占金國重鎮塔虎城後,來到湖畔青山頭,面對查幹湖親奉九種禮貢焚香祭拜,並將查幹湖稱為“聖水”。至明、清時期,查幹湖的漁獵活動已經空前的繁盛,成為漠北的漁獵天堂,人間的樂土。如今,冬捕奇觀也已被列入吉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查幹湖冬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人物,人們稱之為魚把頭。魚把頭的工作就是專門預測湖中魚群的位置,確保漁夫們准確下網。在每年的冬捕儀式上,魚把頭帶領漁民們祭祀神網後,便開始尋找頭魚位置,這也是冬捕儀式的高潮部分。

  聽當地人介紹,查幹湖冬捕自古以來不捕幼魚。據了解,每一批魚群都有自己生活的區域。把頭每年將魚苗投入湖中並且記錄魚苗的位置,在若幹年後再來捕撈。  

 

  在查幹湖邊上的漁獵博物館中,記載著漁獵文化的起源以及查幹湖中的魚類品種。同時當地漁民的日常生活都有介紹,如果去查幹湖旅遊,想詳細了解漁獵文化,漁獵博物館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