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同時敲響開市鐘和開市鑼,宣告了“深港通”正式開通。這標志著滬深港共同市場正式形成,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又邁出重要一步。與此同時,意大利修憲公投未獲通過,新西蘭總理意外辭職等事件的接連發生,則為全球經濟蒙上了新的不確定性陰影。分析人士指出,一邊是國際市場“黑天鵝”事件頻發,另一邊則是中國經濟日益自信和開放,這些都將增加海內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人民幣資產自身所具備的避險特征也將顯著提升。
風險事件接連出現
近期,影響全球經濟及國際市場的“黑天鵝”事件明顯增多。意大利修憲公投初步結果5日凌晨出爐,贊成票落后反對票近20個百分點,導致旨在削弱參議院權力、加強政府執政能力的方案未獲通過。因為公投的反對者擔心,修憲可能損害制衡機制,賦予政府過多權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劉明禮指出,意大利公投影響不僅限于意大利本身,而且涉及到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意大利是歐元區的第三大經濟體,僅次于德國和法國。如果將來經濟持續疲軟甚至意大利有可能離開歐元區,則意味著歐洲可能會發生新一輪的通脹。不過劉明禮也表示,從公投失敗到動搖整個歐元區還有一定距離,現在斷定意大利將離開歐元區為時尚早。
盡管如此,面對風險事件,海內外投資者還是做出了明顯的避險反應。公投結果出爐后,歐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1.0505,創2015年3月以來最低;歐元對人民幣也一度跌至1∶7.23附近;亞洲市場現貨黃金價格則直線上漲。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應展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投資者來說,本國與外國的政治經濟穩定性及發展態勢都是其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產時需要考慮的。“意大利公投顯然是一個重要的風險事件,它為歐洲乃至世界經濟都帶來了不確定性。相比之下,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勢頭較好、各項改革有序推進,這些都有助于提高人民幣資產的短期避險屬性。”應展宇分析。
中國經濟穩步向前
應展宇指出,從中長期看,一國經濟發展基本面及預期往往與以其貨幣計價的資產的吸引力關聯較強,而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也將左右著投資者對這些資產風險的判斷。“中國幅員遼闊、經濟體量大,目前6.7%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好于很多經濟體。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經濟還存在著政府角色過重、區域發展不均衡、民間經濟動能有待提高等諸多問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差距其實就是潛力。只要我們落實好中央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部署,這些潛力就能變成實實在在的紅利,人民幣資產的風險收益比就能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應展宇表示。
在世界銀行負責中國事務的總經濟師約翰·利特瓦克看來,雖然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速可能略遜于今年,但依然會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約翰·利特瓦克說,中國的改革在于縮減效率低下產業的規模,將經濟重心從一個領域轉移至另一個領域,這些任務對任何國家都難言輕松。不過,中國能夠同時實現經濟強勁增長、福利水平快速改善以及去杠桿化。
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從外資來華勢頭中可見端倪。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美國、歐盟28國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79.8%和41.5%,英國、德國、盧森堡和瑞典對華投資同比大幅增長119.9%、86%、154.2%和52.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服務業成為了外資追逐的重點。此外,也有分析人士提醒,中國黃金儲備的不斷增長也有助于提升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屬性。
資本開放扎實推進
深化改革增自信,扎實開放促共贏。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全球化波折增加的背景下,中國依然有序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這無疑為內地投資者配置全球資產與海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敞開了新的大門。
據了解,“深港通”在開放方面約束更少,一開通就取消了總額度,僅保留每日額度,同時擴大了投資標的范圍。在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看來,這充分體現了我國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增加了吸引外資的渠道,對人民幣國際化也是重要支持。王建軍說,深港通意味著上市公司融資的空間和平臺擴大了許多,有機會向全球投資者募集資金,這對上市公司治理及規范發展都會帶來很大變化。
“需要看到,盡管中國的金融市場歷史較短、發展并不成熟,但我們還是繼續堅持了有序開放的步伐。可以說,此舉對人民幣國際化顯然有著極為深遠的積極意義。這種開放,不僅能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發展,而且能夠為海外投資者自由配置人民幣資產或今后變現提供了更便利的渠道,將明顯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應展宇說。
針對國內居民日益關注非人民幣資產這一現象,專家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居民過去大多只有人民幣資產,而隨著居民財富增加和投資意識的提高,大家并不希望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實際上,就理財、樓市、股市等投資收益來看,人民幣資產收益率依然要顯著好于國外,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的提升也必將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