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台北11月2日电/牵动蓝、绿、红三边政治关系的洪习会,在蓝有杂音、绿多嘲讽的波涛中登场。从洪秀柱、习近平公开谈话内容来看,双方大体按照外界预期的脚本,稳健完成国共两党行之有年的领导人会谈,但放在国民党首次彻底失去政权,两岸关系陷入高度不确定状态下,洪习首次对话还是具有重大意涵。
中国时报今天社论指出,由于双方力求稳健,洪习会确实少了一些惊艳,但也没有太大的意外。但这不表示洪习会对两岸关系与台湾政治发展的影响无足轻重。事实上,从洪习两方的公开谈话,还是可以比对出几个重要讯息。
先看洪习谈话的“交集处”,双方大体有4个具体交集。第一,是九二共识,习近平说了3次,洪秀柱也刚好说了3次(其中一次以“1992年达成的共识”来表述);第二是和平,在洪秀柱的谈话中“和平”两字出现7次,习近平则出现8次;第三是反对“台独”,习近平提了2次,2次都是连在九二共识后说的,洪秀柱也提了2次,但分别是用“对抗“台独党纲”与“消除因“台独”分离主义引发的危险动荡”来表述。
第四个交集比较特别,与前3项积极性交集不同的是,两人均未提到“统一”,这是消极性的交集。
这4个交集,可以分别从国民党、民进党与共产党等几个面向进一步解读。就国民党而言,洪秀柱并无“意外言行”,九二共识仍是双方最大公约数,“和平”与“反对“台独”这2个交集,更积极呼应了马英九任内“三不政策”中的“不武”与“不独”。双方均未表述统一的第四个交集,也保留了马英九主张的“不统”,所以“九二共识”与“三不”均未动摇,国民党内包括马英九与吴敦义等人,疑虑洪秀柱主张统一将不利国民党选举的问题,应可安心。
至于洪秀柱要不要说出一中各表,就如同过去本报社论一再指出,在过去两党领导人会面乃至于马习会,在公开会面谈话中,国民党一方从来不曾公开表述过“一中各表”,以此要求洪秀柱显然不公道。
甚至,洪秀柱还比前人多做了一点“类一中各表”的表述,提及“求一中原则之同、存一中涵义之异的智慧”,已是多开了半步路。
在民进党方面,习近平释出的讯息再清楚不过,“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是中共在应对两岸关系的铜墙与铁壁。两岸关系要融冰复进,民进党绕不开这两道题。更正面或更进一步承认“九二共识”,至少在两岸定位问题上,要有一个让大陆“虽不满意却可以接受”的论述,才可以阻止两岸关系继续恶化,让民共关系进入摩擦可控的缓冲地带,这一点对蔡英文来说不容易,却不是绝不可能,至少比直接处理《“台独党纲”》这块神主牌要容易得多。
但蔡英文由于民调持续下滑,不管是九二共识这道铜墙,还是《“台独党纲”》这道铁壁,在预见的未来要打破,机率都不高,这也意谓,两岸关系还会盘旋下挫,这是蔡英文执政之忧,也是台湾发展之险。
在共产党方面,洪习会的“照表操课”,一方面意谓陆方不愿释出让台湾民众误解的讯息,不管是误解陆方在两岸立场上是多松了一些,还是多紧了一些;二方面,也可能是不愿让洪秀柱此行所多添的变数,造成她在党内与台湾内部多增疑虑;三方面,也可能是意识到国民党内部在明年党主席的角力上仍有暗潮,不愿有任何对洪秀柱的“加进或加远”,让外界解读中共是较支持或较不支持洪秀柱。
洪秀柱在洪习会提出“和平协议”议题,这是连胡五项共同愿景中最受瞩目的诉求,但马英九8年任期始终避谈,洪秀柱第1次让“和平协议”4个字重回会谈桌,但陆方对此也采相对冷处理,这是有些可惜的。和平协议虽然这些年在台湾被严重污名化,但“和平协议”议题本身,是经得起辩论也经得起检验的。
因为和平必须制度化,但和平协议长期被被污名化,关键因素就是国民党不敢将之放进政治议题,也不敢为站得住脚的理念辩护。陆方若能正面回应,实有助于和平协议在台湾的辩论与讨论。
虽然没太多惊艳,但在两岸陷入冷对抗的此刻,两岸交流与沟通能多一分,对两岸民众就好一分,洪秀柱提出了深化两岸和平的路径,习近平表达了和平的意愿与底限,让大陆对台战略更清晰,这是洪习会最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