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木子報道:新一輪債轉股引發市場熱潮,重啟不到一周,建設銀行(00939.HK,601939.SH)便先拔頭籌,攬下首兩個國企合作項目,涉資逾200億元人民幣。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對本報表示,會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防範風險。業界人士則指出,如果能真正做到市場化,此輪債轉股的表現一定會優於以往。
首單地方國企市場化債轉股
10月10日,國務院正式出臺了《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和《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第二天,建行已公布首宗國有企業債轉股項目落地,該行和與武漢鋼鐵集團共同設立的武漢武鋼轉型發展基金出資到位,基金規模120億元。
昨天,建行又再宣布拿下全國首單地方國企市場化債轉股項目,和雲南錫業集團簽訂市場化債轉股協議。據建行債轉股業務負責人、授信審批部副總經理張明合透露,建行將募集100億社會資金,承接雲錫集團的100億的債務,資金用途主要為債務置換,預期收益率在5%-15%,期限為5年,不承諾剛性兌付。
市場對新一輪的債轉股反應熱烈,期待能優化公司資產,提高回報,但也有憂心政策能否真正行到位,會否涵生風險。范一飛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意見出臺前已有對風險作出研究,會嚴格執行相關政策,包括實施交叉債轉股,銀行不得債轉股方案不涉及本行貸款等等,確保有關的機構遵守規定,防範風險。
雲錫——債轉股的「老夥計」
事實上,很多人將此次債轉股和早期的政策化債轉股相比較,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陳建雄對本報表示,市場化是二者的最大不同。上一次的債轉股,政府無論從時限規模乃至操作方式都作出具體的規定,業界只能被動接受,再加上遇到行業或經濟不景,自然會遇上挑戰。但這一次政府強調市場化操作,不定時定額,任由市場自由配對,引入競爭,因此其效率一定會優於上次。他認為,最大的風險應該是來自宏觀環境,例如經濟下行等等。
雲錫集團正是參加過1998年的政策性債轉股,信達、華融去年退出時,獲得了接近3倍的收益。但集團之前管理混亂,前兩任董事長都因受賄分別入獄和外逃,且沒有聚焦主業,而是轉投房地產,再加上有色金屬市場震盪,造成周期性的資金困難。張明合指出,是次合作是因為看好現有的管理團隊,能采取有效措施止損回升。
雲錫集團董事長張濤表示,過去3年,集團累計虧損60億元,凈資產由150億元下降到100億元左右。目前總資產500多億元,總負債350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3%,是次債轉股的目標是將負債率會下降至65%。預計到2020年,雲錫將以收入不低於810億元、利潤總額不低於23億元的良好業績回報投資者。
另外,銀行被動持有股權的資本占用,兩年內風險權重為400%,兩年后是1250%,是次合作是五年期,會導致兩年后建行的資本占用大幅上昇。張明合表示,會向銀監會反映,希望將資本占用從兩年調整到五年,以減輕銀行資本金負,提高債轉股的積極性。
建行於今年初組建了「春雨」專案組主做去杠桿,聯絡了多家資產負債率偏高但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武鋼和雲錫便是其中客戶。張明合透露,目前還有多項合作在洽談中,而且不限定境內,境外有合適的項目,建行也會考慮。他強調,債轉股除了要留意行業市場走勢外,還要參與到負責企業的管理中,不只是為降杠桿而做,還希望能提升企業的管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