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北京和北平一字之差,意義完全不同

2016-10-08
来源:新华网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這是最基礎的知識了。同時北京也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城市,在曆史上有很多別稱,例如幽州、南京、中都等等。在元朝時期,首都設立在北京,確立了大都的地位。但是在此之後,北平和北京兩個名字糾結了很久。到了建國時,正式確定為北京。

 
  一、北平要比北京早30多年
 
  北平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曆史中,還是在明朝建立的初期。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當時朱元璋的實際控制區也就是淮河以南,因此北伐成了第一要務。朱元璋早在稱帝之前,就命令徐達率領30萬軍隊北伐。徐達還真給朱元璋爭氣,沒有用多長時間就攻克了元大都。戰報傳回南京,朱元璋將大都改稱為北平,也就是北方平定的意思。由於當時明朝的首都在南京,因此全國當然不能出現其他政治意義明顯的城市。北平當時主要是抗擊北元軍隊南下的軍事重鎮,這裏還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的封地。在朱元璋看來朱棣是一個很能打仗的兒子,而且對朝廷忠心耿耿。但是這一情況並沒有維持太久,朱元璋去世的第二年,朱棣就在北平造反了。
 
  當時南京的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他僅僅做了不到4年的皇帝,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趕下了台。朱棣造反成功以後,決定把都城遷移到北平去。這一舉動即有公心,也有私心。1403年,朱棣將北平改稱為北京,北京城就此出現了。不過南京的地位並沒有下降,明朝在名義上有兩個首都。滿洲八旗入關以後,北京的地位沒有絲毫的改動。由於清朝起家於東北,沈陽成為了盛京。至於原來的南京降級為江寧,成了地區級的中心。北京的名字就這樣一直持續了好幾百年,直到辛亥革命的烈火席卷全國。辛亥革命成功以後,國家的臨時首都設立在南京,兩大政治勢力開始了博弈。
 
  二、經過幾次變化,北京還是北京
 
  清朝剛剛滅亡時,南方的革命黨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要求他到南京擔任總統。可袁世凱施展了一系列的手段,最終迫使革命黨同意他在北京就職。就這樣,北京還是北洋政府的首都,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國民革命軍北伐。1928年,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而奉系軍閥已經選擇撤離北京。北伐軍占領了北京之後,必須要考慮改名的問題了。因為國民政府的定下的首都是南京,因此北京又一次被改為了北平。1937年7月,盧溝橋事件爆發,中國開始了全面抗戰。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裏,天津和北平相繼淪陷。日軍扶植起了所謂的華北自治政府,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傀儡政權。處於政治上的需要,華北自治政府把北平改稱為北京。不過這一行動並沒有得到其他各方面的承認,這是一個標准偽命題。
 
 
  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國家並沒有實現長久的和平,國共的內戰又爆發了。經過三年多的浴血奮戰,人民解放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毛主席等中央領導進入北平,1949年9月,全國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召開。這次會議確定了國旗、國歌,並把北平改稱為北京,確立為新中國的首都。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人民解放軍還舉行了閱兵式。選擇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即有政治意義,也有國防方面的考慮。同時北京已經做了500多年的首都,定都在北京,是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