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4

孙振华:介入乡村 创造中国的“公共艺术”

2016-09-2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林涛报道:公共艺术只是城里人的艺术吗?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最新一期四方沙龙上,主讲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导、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先生持否定态度,他说:“公共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形式,不只是城市的专利。”

  孙振华讲述了三个鲜活的案例:中国三所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和学生在贵州羊蹬镇、贵州雨布鲁村、甘肃石节子村进行的乡村实践,将听众的视野领入到中国的乡村公共艺术领域。

中央美院吕品晶在雨部鲁村创作的《秸秆塔》,高12米。

  当艺术越来越都市化、市场化、商业化的时候,来自这些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的公共艺术最鲜活的案例,以及艺术家不同的介入角度和思考方式,如同田野上的风。孙振华认为,如果我们试图让公共艺术进入农村,立场、态度、路径、方法非常重要,而这正是我们现在很欠缺的。

  他跟进一步指出,如果中国的公共艺术要在全世界引起关注,可能乡村是一个很好的路径有很好的资源。

  “现在,在城市里做公共艺术、当代艺术,要想超过西方或者引起西方人的注意,估计是有点难。但是乡村恰好是西方人没有的,我们这种城乡结构对立,我们城乡这种巨大的差距,为我们今天艺术介入乡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和渠道,如果我们把它抓住,我们就可以是一种原发性的或者是原创性的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公共艺术,这样可能就不再纠结于我是学西方还是要怎么学西方。我们正视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创造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的体系。”

  中央美院姜嘉赫、孙博文同学和雨布鲁村民余燕共同创作的《盆景计划》

  西安美院李家祥在石节子村用树枝、石头创作的创作的《彩色篱笆》

  孙振华先生先后在文学、美学、美术史专业学习,1989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雕塑》主编、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孙振华先生专注于雕塑理论及历史研究、公共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当代艺术评论。出版有《雕塑文化论》、《中国古代雕塑史》、《公共艺术时代》、《中国当代雕塑》等著作十余部。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