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據外媒消息,隨著經濟增長下滑和去產能,中國一些大型資源公司如礦業、製造業集團受到壓力,在核心業務低迷之際紛紛尋求通過金融投資獲得更高的回報,委託貸款業務快速增長。分析指,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可能加劇中國的壞賬問題,並且會加劇資金「脫實向虛」的惡性循環,亟需調整貨幣政策來引導資金的流向。香港商報記者 張幸 實習生 姜山
大牌企業紛紛放貸
委託貸款是一家公司發放給另一家公司的貸款,委託銀行來執行,略微類似銀行業,但沒有持牌貸款人在做出信貸決策時執行的風險控制。
數據顯示,中國的委託貸款總存量在6月份達到12.0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8%,7月份委託貸款增加1775億元,使其成為中國影子銀行業增長最快的領域。自2014年初以來委託放貸增長了70%。
例如,中國最大的鋁生產商中國鋁業在過去5年一直未能盈利,其2015年的股本回報率為-1.7%,但2015年委託貸款增加了一倍,至28億元人民幣。根據惠譽編制的一份清單,鋼鐵和煤炭行業的大牌企業,如寶鋼以及全球最大煤炭企業中國神華都進入了委託放貸業務。
知名財經評論員余豐慧對本報表示,這些企業由於缺乏良好的投資項目,或者是由於預期到風險的上升而不敢投資,但又不甘心把錢只放在銀行中受低息的利息,於是不缺錢的企業就會委託銀行將資金放委託貸款。
接受本報採訪的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從社會融資總規模這個增長的結構的變化來看,委託貸款並不是一個企業經常性的行為,委託貸款的增長是企業經營結構的調整,因為投資和經濟增速放緩,企業主營業務艱難,需要做一些新的投資考慮。在這種情況下,有過剩現金的企業資金有兩個去處,一是理財,其中包括委託給一些金融機構,做一些理財產品;另一個是持有現金,存放在銀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企業的持有現金是比較多的,7月存款增長速度非常快。
加劇資金「脫實向虛」
那麼這些委託貸款的資金是流向了哪些領域呢?需要從委託貸款中融資的企業往往是因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隨著銀行對限制行業及政府平臺貸款的控制,委託貸款成為了這些領域融資的「救命稻草」。
余豐慧指出,委託貸款主要是流向虛擬經濟產業,包括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等平臺,甚至也會打包成委託貸款理財產品流到樓市、股市,目前銀行的貸款對這些領域企業的貸款限制越來越嚴。
據人行日前公布7月信貸數據以及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M2)持續下降,7月同比增長10.2%,狹義貨幣(M1)持續上漲,同比增長25.4%,兩者剪刀差持續擴大,達到15.2%。M1達44.46萬億,去除M0現金為6.6萬億,還有38萬億的企業活期存款。顯示實體經濟中企業持有大量現金,但缺乏將現金投出去的意願。
「在中國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企業無心於主業,開始進入金融領域,變相進行融資業務,一邊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另一邊是企業賬上有這麼多錢。發改委也已強調,雖然我們的信貸融資創了歷史新高,但這些資本並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中,這必然會加劇實體經濟空心化,經濟的增速也會進一步下滑,資金就更會集中到樓市、大宗商品市場進行投機炒作。」余豐慧說,目前中國的資金脫實向虛的情況在惡化,加杠桿的情況也已失控。
此外,雖然對於資金方來說,委託貸款10%至18%的可觀收益遠遠高於實體產業回報,但是這些企業對風險的意識並不明晰,伴隨經濟下行,實體企業資金短缺及償債能力下降,通過委託貸款融資的企業違約風險增高。
有業內人士表示,委託貸款的快速增長和影子銀行近幾年的發展分不開。委託貸款業務原本對銀行而言風險並不大,銀行在其中只起到一個中間業務的性質,但隨著委託貸款規模的膨脹,信息不透明等成為潛在風險。
幣策調整兩大目標
無論從現有數據,還是市場現實,中國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完全是過度擴張的信貸資金流入房地產,鼓勵居民通過銀行金融杠桿炒作所致。
余豐慧指出,中國目前的貨幣政策存在錯誤,放了如此多的貨幣但並沒進入實體經濟,反而催生了房地產、股市的泡沫,這都是由寬鬆貨幣所帶來的問題,現在中國的問題不在於總量,而在於結構上。所以要趕緊調整貨幣正常結構,不要在總量上做文章,要通過財政手段利用赤字率來引導流動性向實體經濟。
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看到問題所在,因此反對使用過度金融杠桿拉動GDP,並指出要「抑制資產泡沫」。這些信息十分明確--不能夠再通過過度的銀行信貸來推高房地產市場價格。也就是說,下半年貨幣政策或迎來調整。
趙錫軍表示,目前所有的國家都在實行量化寬鬆政策,在一個相對寬鬆的國際環境下,調整貨幣政策要有一定的考慮。當然這並不是說越寬鬆越好,因為資金結構的調整有一個方向性問題。
「比較好的資金去向,一是實體經濟產業部門的升級換代,二是擴大內需消費。這兩塊能夠穩定經濟,加速產業調整,形成一個更好的貨幣循環。」趙錫軍說,這是貨幣政策調整的兩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