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為何能持續不斷地產出優秀的高科技創業公司?有哪些思路和經驗值得國內的技術創業者們借鑒?
目前風險投資基金對先前“過熱”的商業模式創新類項目逐漸趨於保守,開始重點關注諸如“精准醫療”、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創業領域。
而以色列是高科技創業的典范,已經成為全世界除矽穀以外,高科技創業公司最密集的地方。以色列為何能持續不斷地產出優秀的高科技創業公司?有哪些思路和經驗值得國內的技術創業者們借鑒?
本文作者吳寒是分享投資享投就投投資經理。美國南加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華中科技大學生物科學學士。在分享投資參與多個醫療項目投資工作,曾參與創立某醫療健康產業創業服務平台,擁有民營綜合醫院籌建工作經驗。他對以色列的創業投資環境進行了相對全面的調研與分析,發現以色列在高科技領域中的創業模式很值得中國技術類創業者學習。
如果你對以色列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與投資感興趣,歡迎聯系:wuhan@sharecapital.cn。 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高科技創業在以色列已經“產業化”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之下,國內創業與風險投資活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社交”、 “智能硬件”、 “互聯網金融”、 “O2O”、 “共享經濟”、 “新媒體”、 “知識經濟” 等一系列創業熱門概念被陸續推上風口浪尖。
但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大批前期估值高企的明星項目集中倒閉,以及整體宏觀經濟環境面臨的挑戰加劇,資本市場逐步回歸理性,風險投資基金對先前“過熱”的商業模式創新類項目更加趨於保守,開始越來越關注諸如“精准醫療”、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現實增強”等高科技創業領域。
說到高科技創業,不得不提以色列,在過去的20多年中,以色列政府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目前以色列已經成為全世界除矽穀以外,高科技創業公司最密集的地方。以色列為何能夠持續不斷地產出優秀的高科技創業公司?有哪些思路和經驗值得國內的技術創業者們借鑒?
過去幾年,分享投資也一直在關注以色列的投資機會,先後派出多名高管前往以色列考察。而分享投資旗下的“享投就投”,正計劃整合分享投資在以色列的資源和經驗,籌備第一只以色列專項投資基金。在基金的可行性研究過程中,我對以色列的創業投資環境進行了相對全面的調研與分析,發現以色列在高科技領域中的創業模式很值得中國技術類創業者學習,希望分享給大家。
以色列人口840萬,面積22,072平方公裏,將近1.4個北京大小,2015年人均GDP3.6萬美元,約為深圳人均GDP的1.5倍,有80餘家高科技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僅次於美國及中國。以色列在通訊、農業、軟件、醫療器械、生物技術、機器人等各個高科技領域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為什么以色列的高科技創業這么厲害?簡單概括一下:
以色列自然資源匱乏,地緣環境惡劣,勇氣與科技是生存發展的關鍵;
鼓勵移民,目前是70多種不同的民族及其文化的棲息地,來自全球各地的高素質猶太裔移民給國家注入了創新創業的活力;
重視教育,基礎科研及教育水平高,高素質人才聚集;
鼓勵創新,包容失敗;
實行全民服兵役制度,軍隊培養了大量高科技商業精英;
政府為初創公司營造了絕佳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在調研過程中,我觀察到以色列之所以能夠源源不斷地產出優秀的創業公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高科技創業在以色列已經“產業化”,分工具有模塊化、精細化等特點。
揭秘以色列的創業生產流水線
我將以色列的創業產業比作一個面包廠的生產流水線,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第一,流水線的“動力系統”:強大的基礎科研及研發實力。
拿醫療器械領域舉例,以色列人均醫療器械相關專利數量全球排名第一,總專利數全球排名第四;每一萬人有140位工程師或者科學家,全球排名第一等等。
第二,流水線的“傳輸系統”:全世界最高效率的技術轉化組織(Technology TransferOffice)。
以色列絕大部分高校、科研機構都配有TTO,主要任務是將科研成果進行專利的申請、授權與轉化。請看下面這張圖表,我們將以色列、美國、英國、日本每年公開的發明數量、專利申請數量、技術授權數量、創業公司數量以及每年從IP獲得的收入金額,除以在高等教育中投入的研發費用,以色列幾乎每一項數據都是最領先的。
第三,流水線上的“面包師”:大量具備創業素質與意願的以色列職業創業家。
這些職業創業家負責做“面包”,做好的“面包”絕大部分都賣給了跨國公司,少量的面包師自己“開店成功”,把公司做上市了。軍營裏的生活,培養了以色列人很多優秀的創業家素質,目標明確、執行力強、細節為導向、精於協作、兢兢業業、雄心勃勃,與此同時,大量的軍隊技術被以色列創業者轉化進入民用領域。
第四,流水線上的“強力助手”:技能熟練的政府、孵化器、風投基金等第三方機構。
他們的技術嫻熟且專業,幫助面包師更快、更好地做出優質的面包。就是在這樣一個精密的工廠流水線上,以色列可以源源不斷地產出優秀的高科技創業公司。
除此之外,就連以色列創業公司的創業模式,都是有“套路”的,而這些“套路”非常值得國內的技術創業者借鑒。
以色列創業公司擁有的六大特點
1、科學家+MBA的創始團隊組合。
我在看以色列項目的過程中發現,以色列高科技創業公司的CEO大部分都是MBA畢業,公司的CTO是技術的持有人。還有一種情況,CEO僅僅是單純找到技術轉移組織,拿到技術授權,再找一位CTO去商業化這項拿到授權的技術。我平時主要關注國內醫療健康領域的技術類創業公司,國內大部分技術類創業公司的CEO通常都是技術的持有人。
2、選擇一個沒人涉足但又有明確市場需求的前沿細分領域,引領技術潮流。
在以色列,比如醫療器械領域,創業公司會從實際臨床需求出發,自己創新性地去找到一個技術解決方案,該領域的市場不用“特別的大”,但是解決方案一定是別的公司沒有做過的。而在國內我們看技術類創業公司,會采取一些原則,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國產替代化,絕對的創新在國內並不多見。國內的創業圈還有另外一種現象,就是一旦在某個領域有一家創業公司成功獲得了融資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馬上就會有更多的創業者進入到這個領域,很多時候會發生“惡性競爭”。
3、創業公司保持小規模,大部分10人以內,技術研發階段,會聘用很多兼職人員,降低初期起步成本。
因為以色列大部分創業公司都是技術類創業公司,起步初期不需要很多的人,小團隊能夠保持高效。一旦研發成功,很多創業公司也不會選擇招聘市場和銷售團隊的做法,他們會直接把產品賣給擁有現成渠道資源的大公司。
4、全球化產品銷售。
因為以色列只有800多萬人口,國內市場非常有限,所以從創業一開始,就會采用全球化的銷售策略。他們的醫療類產品,主要通過FDA及CE的認證,銷售市場也集中在歐美,因此在產品設計的階段,以色列創業公司就需要考慮到全球各地不同市場之間的差別。
5、創業的任何階段,都可以賣給相關產業公司。
2005-2014年,以色列共有62家醫療健康產業的創業公司被收購,其中20家還處在R&D階段,19家剛剛才產生收入,只有23家處於收入增長階段。而國內的大部分技術創業者,往往會希望自己能把公司做上市。
6、不斷複制以上的模式。
在賣掉自己的公司後,這些CEO、CTO們又會尋找下一次創業機會,重新踏上創業的旅程,不管前次創業成功或失敗,以色列人都有勇氣從頭再來,也正因為此,我們在看項目的過程中,能發現不少的高齡創業者。
以色列創業模式對國內技術創業者有哪些借鑒意義
第一,國內技術類創業者在創業方向的選擇上,可以追求一些小而美,有實際需求,卻又還無人涉足的領域進行前沿技術研發。
為什么這樣的創業方式原來在國內並不多見?我認為有兩點比較重要的原因:首先,過往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模式以及龐大的國內市場,導致商業模式創新等“短平快”的創業機會在中國更加地受歡迎,但這類機會已經越來越少,接下來技術創業者將迎來很多的機會,需要沉下心來,做深一個領域;其次,中國具備成熟商業意識與風險承受意願的技術人才目前並沒有很多,大部分技術創業者往往會選取一些現成的技術進行模仿和優化,不希望承擔過多,及過長時間的研發風險。
其實很多以色列的技術創新,其絕對技術含量並不高,而是方向選的好,解決方案又具備創新性,願意承擔風險,團隊擁有執行力,善於利用資本力量。
第二,國內技術類創業者在技術獲取途徑上,不一定要采用自己的技術,完全可以向海內外的各大科研院校及技術持有者申請技術授權。
其實國內已經慢慢開始出現一些技術化轉移機構,只不過因為國內的基礎科研與產業化的距離較大,能轉化的成果相對有限。但如果創業者具備全球化的思維,應該是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搜尋現有適合產業化的技術,進行創業,這樣的創業可能很適合MBA們。
第三,國內技術類創業者在創業伊始,需要做好定位,小而美的技術創業往往適合賣給相關產業公司,公司進行融資時的估值不能虛高,應該與退出方式相匹配。
在中國,大部分技術類創業者要么是研發數款產品,把公司做上“小康”並一直維持;要么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公司做強做大做到上市。真正在一開始,就把公司定位賣給相關產業公司、通過並購退出的並不多見。這種現象和國內創業投資發展階段高度相關,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像以色列那樣的職業創業者會越來越多。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如果公司初始就定位為並購退出,融資時的估值一定不能虛高。
舉個例子,國內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發生的所有並購案例,都沒有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因此,一旦一家技術類創業公司把自己定位為並購退出,公司的估值一定需要給投資人留下足夠的“盈利空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隨著國內創業與投資環境的逐步成熟與規范,我相信技術創業者們將會迎來他們的“春天”,也希望技術創業者們能夠從以色列的創業模式中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