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7

夏季疲勞試試食療

2016-08-10
来源:廣州日報

  盡管立秋已過,但天氣依然炎熱,不少人會有疲倦乏力、氣短胸悶、口苦納差、便溏尿赤、眠差等諸多不適。古人稱之為“苦夏”。中醫認為,暑為陽邪,耗氣傷陰,且暑多夾濕。濕氣困阻,氣血流通不暢,人就容易覺得疲乏。氣虛、濕困是導致夏季人體覺得疲倦最常見的原因,而且兩者常同時存在。

  如何緩解這些症狀,保持精神振奮呢?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醫生唐梁給出了以下建議:

  1.注意作息規律,睡好子午覺。夏季白晝較長,中午適當休息可以讓下午精神振奮。晚上休息不能太晚。睡眠是最好的補藥,也是人體自我修複調節的最好方式。

  2.適度鍛煉,但別在氣溫很高時鍛煉。

  3.注意飲食,忌生冷寒涼。夏季氣血多在體表,體內氣血相對較弱,如果進食過於油膩,會加重胃腸負擔,從而脾胃運化失司,濕熱內生。進食太多生冷寒涼之品,會耗傷人體的陽氣,加重疲勞感。

  4.天熱汗多,注意飲水。首先,不宜過飲冷水冰水,特別是很熱很大汗時。其次,注意補充電解質。出汗丟失的不只是水分,還要補充鈉、鉀及維生素。喝水要注意分段飲,猛灌、一次性大量喝水不可取。

  5.避暑不能太貪涼。天熱時,風扇空調大行其道,但風寒之邪傷人陽氣,所以需注意空調溫度不能太低;人不要直對風吹太長時間,特別是頸肩背、腹部、肘膝關節;出汗時、洗澡後不能對風直吹。

  唐梁還推薦了一些食療方幫助應對夏季疲勞:

  氣陰兩虛:症狀為氣短多汗、口幹口苦、舌紅、尿赤短少。用西洋參、北沙參、太子參、五指毛桃等可以益氣養陰;玉竹、粉葛、麥冬、百合、石斛、雪梨、馬蹄、葡萄、橙子、獼猴桃、蘋果、番石榴、銀耳等可以養陰清熱。

  脾虛濕困:症狀為身困頭重、胸悶納呆、便溏、口膩。其中,偏脾虛者可多食用扁豆、苡米、蓮子、芡實、赤小豆、茯苓、山藥。偏暑熱甚者:可用茵陳、金銀花、菊花、蘆根、車前草、荷葉、木棉花、雞蛋花、扁豆花、土茯苓等藥材,同時適當多吃馬齒莧、豆芽、黃皮、西瓜、苦瓜、絲瓜、黃瓜、哈密瓜、冬瓜、香瓜等食物。(記者黎蘅 通訊員陳瑤璿)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