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環保署Greenstation(東區環保站)項目,我們視之為一個很大的挑戰」。負責設計的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溫灼均解釋,項目本身是為了配合香港的環保政策,但與在沙田的第一個環保站相比,這一項目地處市區,「東區人口稠密,(項目)離住宅區相當近,對環保站的概念,從區議員到市民,都會覺得『回收』沒問題,都非常支持,但是不要在我這一區,把它放在屯門元朗OK,東區就別搞了。」
除了認識上的挑戰,項目地塊所在也「不是一個很好的地盤,很難用」,溫灼均向記者介紹:「(項目位置)在立交橋底,上面是東區走廊,很寬,下面相對來說是窄的,有很多起不到的地方,那些渠啊水啊煤氣啊,很多地方用不了。」結論是:「真的要因地制宜做這件事」。
溫灼均考慮,首先得讓居民有一個概念,即東區環保站不是垃圾站;其次,項目必須與周邊街區「有很近的關系,是一個連接」,然后讓它慢慢變成「社區中心」和「聚焦點」,這樣附近街區的人士才不至於反對、抗拒。
他著手將用不了的地方做成一條街,「原來的收費停車場,分開兩部分,一邊人可以行得過,教育中心當然就擺在這,另一邊則做回收站。」建築是用貨櫃去做,「但希望與當地的中國文化元素融合,不是硬邦邦擺一個貨櫃在那里」。
溫灼均於是將貨櫃「拆散夾埋一起,比如做展覽的空間用了3個貨櫃搭起來」,「但一定要打開它,可以自然通風,有的拆有的不拆,紅色的貨櫃就用回原本的門用於出入。不同區域用於展覽、工作坊、辦公室,某些貨櫃作為辦公室是有頂的,但我們考慮到香港的氣候,把它拉高,因為貨櫃高度未必足夠,拉高少少可以散熱,讓空氣流通,好像一個篷,跟中國傳統建築手法是一樣的」。
「很多人用貨櫃只不過是用它的特性,我們也用貨櫃,但是我覺得如果想上一個層面,從一個文化的視角考慮會很有幫助。」於是,在建築物的周遭,溫灼均種上很多竹子,「當做是一個屏風」。項目落成后,整個環境得以徹底改變,「原來黑漆漆、濕漉漉的地方,變得敞亮。周邊種很多樹木,一掃舊有的濕、黑的印象,亦都改變香港人對橋底的觀念。」
溫灼均指出,項目最成功「是做一條街」,把舊區、愛秩序灣公園,筲箕灣電車路和新區連接起來,「很多人經過,出出入入,24小時通行」。另一方面,人也可以在這里聚集,「一大早這里有太極班,老人健康舞,每天這里小小的廣場空間用盡,沒有空當時間,跟社區有一個很近的連接性。」教育中心則做很多教育性的講座、工作坊、展覽,可讓居民參與、學習關於環保的知識,當中有做翻撿、回收玻璃的首飾、防蚊膏等各種各類市民可以用到的物品;電腦等家用電器經修理后可以送給有需要的家庭;回收來的書籍則透過換物會讓市民免費拿走,「保證資源得以循環使用。項目運作一年,保良局處理的包括玻璃樽等乾的廢棄物超過120公噸,對整區環境的改善有很大幫助。」
溫灼均不無欣慰地表示,雖然最初興建環保站的時候有壓力,但項目運作后「大家都接受了」。他認為,這跟項目的布局也有一定關系,因為「回收的事之前區議會不是很中意,我們就考慮有什麼方法可以將項目做得更好,比如你不用拎著東西去環保站,作為項目運作者的保良局一開始營運時每天會開著貨車到東區不同屋苑、酒店、學校、屋村兜的,分類后再運到不同的回收箱。所以我們做了一個竹場,把回收站放這里,讓你感覺不到。」
占地3173平方米、建築面積514平方米,投資2400萬港元的東區環保站雖然是個迷你項目,卻涉及城市設計、臨時建築和景觀規劃等不同範籌,「環保署為之驕傲,帶不少國外客人來參觀」,整個設計、建設過程花了一年多時間,是政府「綠在區區」計劃第二個落成的小區環保站,也是建築署繼沙田環保站后第二個獲獎的環保站項目。曾設計過天水圍文化康樂大樓與圖書館、赤柱市政大廈的溫灼均也是沙田環保站項目的設計師,在他看來,環保站項目是「真正服務社會」的項目,「一兩年前很多人連三色垃圾桶都會搞錯,這個項目是全面回收,一路一路堅持下去是可以幫到市容的改善」。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