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習近平指出中國制度的先進性

2016-07-18
来源:學習中國

  中國為什么能夠創造出讓全世界驚嘆不已的發展奇跡、穩定奇跡?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擁有先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一、具有鮮明中國特色

  “人間正道是滄桑”,在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漫漫征途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難曲折的探索所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和基本社會制度等都有著中國自己的特色。中國實行一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制,在現行憲法體制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自治制度成為中國的基本制度,它們是基于中國特定歷史現實而形成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制度。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符合我國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習近平強調:“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建立起來的。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傳承才能更好創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能夠依靠否定、割斷自身的文化傳統,照搬外來制度而走向復興。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源泉。五千年的中華文化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蘊含著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豐富內涵;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蕩不安的深刻教訓。我們既要從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中吸取制度精華,又要從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中總結中國道路的歷史探索,也要從歷史上治國理政實踐中總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經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建立起來的。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歷史上有人想在中國搞資本主義,總是行不通。我們搞社會主義雖然犯過錯誤,但總的說來,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回顧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這一論述的深刻含義。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為了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其中的幾次斗爭曾試圖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最終都失敗了。歷史證明,在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根本行不通。1919年,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當時的中國正處在社會大變動的年代,各種社會思潮包括進步的、保守的、反動的應有盡有。中國的先進分子為了救中國,從各種各樣的主義中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這是中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歷史選擇。有了這個選擇,在中國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基礎上,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終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雄辯地說明,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發展中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建立起來的。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東方大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創建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作出了重大貢獻。一方面,借鑒蘇聯的一些做法,如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等;另一方面,獨創一些適合中國國情的做法,如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等。實踐證明,凡是結合實踐創新的,都是適合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偉大的改革實踐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逐步走向成熟。鄧小平同志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的開幕詞里,首次鮮明地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命題。從此,中國共產黨人以解放思想為先導,銳意進取、奮力開拓,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使其更加穩固成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建立起來的。改革開放,“改”出了一個更加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點已由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生產資料所有制已由過去的“一大二公三純”、公有制一統天下,改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經濟體制已由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社會開放程度已由封閉和墨守陳規的社會轉變為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全面進行改革、越來越活躍的社會;價值取向已由過分強調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轉變為強調改善人民生活,以民為本。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巨大進步,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的路線是正確的,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

  二、具有明顯制度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造就了人類進步史上的發展奇跡,30多年來,國力迅猛發展,國際地位也快速提高,世界風景中國獨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獨特的優勢,將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制度保證,它將極大地豐富整個世界的制度文明,并深刻影響世界格局的未來走向。習近平指出:“這樣一套制度安排,能夠有效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能夠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系,發展充滿活力的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促進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促進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促進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能夠有效維護國家獨立自主,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福祉。”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有效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變革的推動者,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基本觀點。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各個層面都充分體現了這一本質屬性。比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廣大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在這一制度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直接或間接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管理國家各類事務,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力。社會保障制度更是維護社會公平、促進人民福祉和實現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基本保障。我們的全面深化改革,其目的就是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讓一切社會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一制度優勢,既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的創造活力,又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保障人民依法治國、依法管理的主體地位,又保障人民社會監督、權力監督的主體地位;既保障人民改革開放的實踐主體地位,又保障人民制度創新的主體地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習近平指出:“全黨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系。在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親密戰友。合作的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共同富裕、公平正義、社會和諧、和平發展等本質特征的根本政治保證,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發展的有力主體。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人民政協是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數民族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基層民主制度是人民群眾在基層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一種形式。所有這些制度安排都能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鄧小平說過,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明顯優越性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習近平指出:“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過去我們搞‘兩彈一星’等靠的是這一法寶,今后我們推進創新跨越也要靠這一法寶。”真正的大事數量雖少,但對全局發揮著關鍵作用;辦不好此類大事,絕大多數小事就無從談起。在全球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的形勢下,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如果不集中力量辦好大事,就不可能辦好絕大多數小事;如果不集中力量,也根本辦不成大事。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實行民主集中制,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特點,而且是中國共產黨的制度優勢。這一制度安排保證中國能辦大事,也辦成了許多別國辦不了的許多大事。

  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有效維護國家獨立自主。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主張和平解決領土、領海分歧和國際爭端。中國始終堅定地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邊,誰推行霸權主義就反對誰,不屈從于任何外來壓力,不同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結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一切國家的正常關系。中國始終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或價值觀念的不同為借口,對別國的主權和內政進行干涉。習近平指出:“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中國堅定不移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在‘一帶一路’等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中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優越制度。

  三、具有強大自我完善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極強自我完善、自我變革能力的優越制度。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很強的學習吸收和自我完善能力。鄧小平曾說:“我們的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既有中國特色,同時還吸收了包括資本主義在內的世界各國制度的先進因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才能在經濟上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在政治上創造出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在文化上創造出更先進的文化,在社會上構建出更加和諧的社會。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很強的自我變革能力。對于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能夠及時進行改革。38年的改革開放,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變革的歷史。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全面自我完善和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指出:“中國的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當前,我們既要充分認識我國依靠制度優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又要清醒地看到我國許多制度還存在不少需要變革和完善的地方。比如,不科學、不連續、不配套、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依然突出,造成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大等問題。存在問題,正是我們改革動力所在。改革就是要不斷變革與完善我們的制度體系,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由之路。習近平指出:“我們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勇于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道路拓展永無止境,制度完善永無止境。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時俱進,永葆先進性。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