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速食”藝術盛行 書法再陷美醜之爭

2016-07-08
来源:北京商報

  近年來,圍繞書法作品“美”與“醜”的問題被書法界內外人士所熱議,接連出現了諸如“當代醜書選集”、“當代醜書、俗書人物榜單”等網絡評選現象。“醜書”之爭一方面將不少當代書法家置於聚光燈下,帶來多方觀點的碰撞;另一方面,這種爭論的形成也反映出了中國書法在當今多元文化影響下的真實狀態。在當前的文化環境下,“速食”藝術盛行,懷揣深厚傳統的中國書法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美”“醜”書法的前世今生

      在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曾出現過多次關於“醜書”的激烈爭論,不少曾被視為“醜書”的書法作品經過非議的“洗禮”,最終成為了被後世公認的經典之作。書法藝術經過千年的發展,各類風格不斷湧現,在這個過程中,大眾的審美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與分歧,“先入為主”的、較為通俗的審美觀對其影響頗深。

  長久以來,關於“醜書”的爭議有兩個焦點:“違背常規”和“異於經典”。一是當作品有違人們熟悉且運用良久的書法規范時,即被稱做“醜書”;二是作品與已公認的經典書法風格截然不同、格格不入,故也被劃分進“醜書”之列。這兩個觀點雖都帶有明顯的片面性與主觀性,卻在書法作品“美”與“醜”的辯論中有著較高的出現率。

  早在唐代,王羲之與顏真卿作品就被相比較,引起了有關兩者孰“美”孰“醜”的爭論。王羲之的楷書作品曾被唐太宗推崇為書法藝術之典范,然而在其他觀者的眼中,王羲之的書法風格過度秀麗,不像顏真卿的書法那般陽剛,故被稱為“醜書”。到了宋代,追求藝術個性取代了遵循規范,書法藝術更追求創作上的意境,而非刻板地使用以往的經典風格。

  時至今日,觀者依舊慣於將新出現的作品與前人的經典之作相比較,認為遵循“經典”中的規范是“美”的,而與之不一致的則為“醜”的作品,書法家們的作品風格也極易被相互比較。對於當今書法藝術的“美”、“醜”之爭,書法家劉正成認為,書法藝術的“美”與“醜”不是按照漢字的書寫規范來判斷的,通俗與藝術角度的討論不應被混為一談。從藝術角度來看,書法中的“美”與“醜”主要是對於創作風格上的討論,而不是針對於書寫規范。

  多元文化下的“醜書”之爭

  在書法藝術發源之初,書法是文字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其實用功能可以看做是一種“語言的記錄”,在藝術功能方面則是生理(視覺)上的欣賞。在互聯網帶來的全球化作用下,豐富的信息觸手可得,來自各地區的元素不可避免地折射到中國書法藝術上,使其在字型與字意上發生變化,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

  當代書法的實用性滑落,與之而來的是其藝術性的大量運用,同時還承載著文化個體性與獨立性的功能。近年來,相繼湧現出了大量與傳統書法風格差異較大的作品,一度被認為是“醜書”。這些所謂的“醜書”收獲到了獎項,一時名聲飛漲,使“美”、“醜”書法的爭論變得更為膠著。

  “醜書”之爭在書法界內帶來了研討,也令界外的書法愛好者所疑惑,當中普遍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表示,書法家不拘於傳統,在字形上積極做出“新嘗試”可以促進風格上的突破,對當代書法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另一種聲音則認為,新的字形中夾雜著大量的錯別字,極易誤導大眾。“醜書”的盛行還會帶來負面的風氣。年輕書法家跟風一味求“新”,會降低其對基礎技能的重視度。

  此外,有書法愛好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對於當代書法的“醜書”之爭感到困惑,特別是在書法的練習中,不知該如何選擇參考作品。一些被冠上“醜書”的作品的確富有新意、風格獨特,但從長遠的學習價值方面持有觀望態度。對此,劉正成向記者談到,書法藝術中有規范的數值也有變化的數值,既有傳統規范的也有變化之中的。他建議在評判作品時,使用曆史選擇的經典作品為參照,借用經典形成藝術審美的經驗。

  傳承與創新中的當代書法

  “醜書”之爭並非是中國當代書法的“終日自波瀾”,而是內外多重作用下的刺激與激發。從藝術的審美來看,書法作品無“美”、“醜”之分,如何掌握繼承與創新也許才是需要面對的問題。在當今快節奏的文化環境下,各類元素不斷湧入,在信息接收上極易產生迷茫之感。

  “醜書”被熱議的背後與近年來書畫藝術哄炒概念的現象不無關系,這導致大眾對於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抱有不解,尤其是對於一些還未摸索出自身風格的書法家。對書法家來講,一方面,創作所謂的“醜書”可以提升自身作品的新鮮度與關注度,帶來名利雙收的機會;另一方面,為“醜書”而寫“醜書”使其易偏離自然發展的方向,忽視對於傳統技法的學習。

  對於這個當代書法家面臨的尷尬處境,劉正成表示與其以概念說話,不如拿出具體作品,作品才是最有說服力的。創作源於傳統、又與傳統不全然相同的、具有時代代表性的作品。他還強調,書法家不應過於注重形式與技巧,而忽略自身內在的修養。過於追求某一傳統書法經典中的技巧,不斷地模仿,反而失去了風格上的創新。

  “醜書”之爭與書法家所面對的兩難都是中國當代書法的真實寫照。作為中國藝術中的一面旗幟,當代書法藝術有著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創作有質量的、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才能在國內外傳播開來。如何有效有質地運用前人留下的傳世經典,普及並帶動大眾參與到書法藝術中,這些都是中國當代書法在未來發展中要面對的問題。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