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央视主播“六安”读音遭疑

2016-05-2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央视一主播在电视节目中把六安读成六(liù)安,引发了当地人和文化界人士的质疑。随后,该主播回应称,播音要以字典为准,在最新版的《新华字典》上,“六”只有liù一个读音。但是在安徽,人们通常将“六安”读作“路安”。像六安这样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方言词汇并不少,那么是否有必要在《新华字典》这类权威字典中纳入方言词汇,将其规范化、正式化呢?

 

  五里不同音 十里不同调

  中国地域辽阔,很多地方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各地的沟通来往也因此受到阻隔,形成了“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百里不同俗”的格局。根据目前普遍的分法,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每一大类方言下还可分为许多次方言,次方言之下又可再细分成若干小片和方言点。中国的方言呈现出数量多、差别大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师熊燕介绍说,各地方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用不同的词表示。最典型的当如西红柿,根据曹志耘主编的《汉语方言地图集》(2008,商务印书馆),全国930个方言点中对西红柿有160多种叫法:西红柿、洋柿子、番茄、海茄子、洋茄子、洋落苏、洋辣子、洋椒、金桔……而马铃薯则有150多种叫法:土豆、洋芋、洋山芋、番囝薯、番芋卵、番芋囝、番鬼芋、红毛芋、红毛番薯、荷兰薯……二是同一个词在不同方言中的读音不同,各地方言往往发展出不同的谐音习惯。比如“六六顺”,北京话读为“溜溜顺”,而有的方言则谐音“路路顺”。赵本山小品里“地上一个猴,树上qí个猴,一共几个猴?”,到底树上是“骑个猴”还是“七个猴”?如果没有对东北方言的了解,怕是找不到笑点。春节期间,香港超市里往往悬挂芹菜和萝卜,如果不知道在闽南话里萝卜叫“菜头”,这两种菜分别谐“勤”和“彩头”,也就不了解悬挂这两种菜的寓意。

  历史伴其行 文化蕴其中

  中国的方言如此之多且差别巨大,构成了五彩斑斓的方言文化。特定地域的方言反映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黄鸣奋就提到,厦门方言词汇是地方史的缩影。这个海岛在历史上和东南亚交往频繁,人们称肥皂为“雪文”,称人行道为“五骹记”,称手杖为“洞葛”,都是借自印尼语。不过,本地人听不惯外国人说话的音调,因此称外国人“阿吱”,在象声的意义上和当今网络语言中的“吱一声”有相通之处。这类方言词汇是文化的“活化石”。

  北京话发音人高国森说:“北京曾是清朝的国都,这座城市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其中就包括语言。所以,现在的北京话中依然有很多满语词汇,比如‘埋汰’‘哈喇’‘额吝’等。”

  除了反映地方历史文化,方言还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当地民众性格和城市气质。例如,在四川话中,人们常说“扎起”“雄起”等词,以表示为某人帮忙撑腰,或为某人加油打气,这样的词语说起来干脆利落,且非常具有亲切感,体现出四川人耿直豪爽、讲义气的性格。除词汇外,语气音调也是方言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方言的语气语调也能看出当地人的性格特点。比如东北话语气比较接地气,体现出东北人粗犷率真的性格;吴语则语气较嗲,带着撒娇的口吻,体现出江南人温婉含蓄的性格。再比如虽同属四川话,但重庆话的语气更“硬”,成都话的语气稍“软”,反映出重庆人火辣、成都人温和的性格差异。

  方言需保护 转正需谨慎

  “六安”怎么读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字典是否应该适应某些方言的需要,适当加以增改”的讨论。广大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中表明态度:“不能因为统一的读音就把人家祖祖辈辈的地名改了”“应该改的是字典而不是地名叫法”。更有网友举出阿房宫、苏州浒关等例子,呼吁字典中应加入这些特别地名的读法,将其正式化、规范化。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丁永勋认为:对这类只用于人名、地名的专有名词,最恰当、最科学的做法是尊重历史,约定俗成。保留一个古地名的读音,既不会给公众增添多少负担和麻烦,又能把它作为文化传承的证据保留下来,何乐而不为呢?

  也有专家和民间人士认为,六安读作liù ān无妨,权威字典不必迁就方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禄兴认为,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方言词汇,词典应以收录普通话词汇为标准,兼收一些影响范围大的方言词,并加以注明。关于六安的读音,如果是外地人或者广播、电视等公共传播平台,也可以读成liù ān,而不必要求汉语词典再增加额外的读音。这不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不尊重,而是出于更大范围内更易于接受的语言经济原则。“如果给“六安”注为lù ān,也就意味着普通话“六”有liù和lù两音,却又没有意义区别,对普通话学习者而言徒增负累。况且“六安”这个地名,大部分非当地人未必知晓,普通话规定读liù ān,也没什么不好。”熊燕如是说。

  方言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它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也承载着各地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历史脉络,代表着一方水土,养育出的一方人的性格特征。保护方言固然重要,但是否所有方言都需“转正”,还应三思而后行。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