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湖北恩施鶴峰縣走馬鎮,是盛產葛仙米的故鄉,土家人最擅長用它釀造一碗碗清雅的湯水。
葛仙米并不是「米」,而是與水稻共生的一種水生藻類植物,富含15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無根無葉,無花無果,當地人把它稱作「水木耳」。
葛仙米本叫天仙米,其做食的歷史可以溯源至東晉時期。相傳煉丹術家、醫學家、道教理論家葛洪在隱居南土時,災荒之年采水稻中的農作物為食,偶獲健體之功能。后來葛洪入朝以此獻給皇上,體弱太子食后病除體壯,皇上為感謝葛洪之功,遂將「天仙米」賜名「葛仙米」,沿稱至今。而現在土家人的葛仙米料理依舊保留著樸素的本真。
采收葛仙米要有技巧,葛仙米生長在水底,一腳撥開薄薄的水面,驚起沉在水底的葛仙米,雙手使用蝦筢(一種漏水篾器)順勢掄起一個新月弧線,渾圓墨綠的葛仙米就穩妥地落在蝦筢中。將葛仙米洗凈攤曬,下鍋前浸泡清洗,只需一小撮調料和蔥花,就能在碗碟間蕩滌起本色的清波,而愈加珍稀的食材和湯里的耐心已然是土家族人珍視的奢侈滋味。
葛仙米燉水梨溫潤心脾
說起湯,廣東人可是行家里手。美食家佘自強更是當中的佼佼者,得一「嶺南湯王」的美譽。他多年潛心研究中醫,對湯的研究自成一說,認為廣東湯的「靚」,是指「清、潤、可口、不寒、不熱、不膩、適應時令、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
對於來自深山的珍貴葛仙米,佘自強用廣式燉湯手法演繹出葛仙米燉水梨。雪梨、牛奶、蜂蜜皆是淡雅之物,與葛仙米氣質相承。將葛仙米提前浸泡;雪梨去皮、去瓤后切成圓環狀;在雪梨中放入葛仙米;加入牛奶,淋上蜂蜜,再放入蒸爐中蒸煮40分鐘,食材彼此溫潤滲透,自成柔軟微甜的一碗好湯水,足以溫暖初春的料峭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