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故鄉——彭明商攝影展」開幕預展在香港饒宗頤文化館舉行,展覽展出內地資深攝影家彭明商40多幅呈現中國故鄉風土人情的攝影作品。彭明商先生自言:「故鄉風土人情的組合將永遠無法替代」,其認為「有人情處即故鄉」,因而是次攝影於鄉鎮中,尋找屬於當地的風土人情,紀錄故鄉的情感,為塵封的影像留下彌足珍貴的證明。展覽於1月13日起向公眾免費開展,並持續至1月31日。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心繫故鄉 留住可視記憶
彭明商先生是四川成都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其愛好並從事攝影近40年。據其介紹,其於80年代初從事專職攝影師工作,後從商多年,便因此把攝影當作業餘愛好。他表示,開始「故鄉行」之前,自己已有十多年未拿起相機拍照,但因為內心始終懷有一股濃濃的故鄉情懷,因此決定重新拿起相機,去尋找故鄉的記憶。
開幕式上,彭先生回憶起美麗的四川風景,「峨眉山、九寨溝,均是四川著名的旅遊景點」,而懷舊的他卻感嘆,「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杜老先生的草堂里早已看不見窗外千秋雪的景色,也沒有了門泊萬里船的景象,柏森森的錦官城恩外到處都是參差林立的水泥大廈」,於是他重新走進那些古老的村落,穿梭在「鄉間」。他說:「與其說在尋覓老屋和老鄉的蛛絲馬跡,不如說我在尋找那早已回不來的過往。」他表示,自己並不會帶著模特去到古鎮里進行擺拍,而是真實真誠地記錄著故鄉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記錄著故鄉里父老鄉親的日常生活,記錄著那份淳樸與篤厚,讓故鄉的原貌真真切切地反映在照片上,展示在觀眾眼前。「我看著當年昭然在目的黑白照片,如逢古人,圖像中的每一寸斑駁都證明時間已經來過,而且去了。」他深切感悟到,「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時光塵埃里,我們可以試著忽略,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一點一滴形成一條鏈子,將你牢牢與過去連在一起。」他告訴記者,自己於2001年起,開始進行「有目的性」的一系列「故鄉行」,便是源自於「內心深處的故鄉情」。
策展人郭際表示,時代的步伐飛速前進,故鄉正在改變,是今天每個人饒不開的現實,「昨天的一切仿佛只能在記憶中去重現。」他指出,彭明商正好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節點上,他要為生他養他的故鄉留住一些可視的記憶。「他甚至於略顯著急,生活的經驗告訴他必須搶時間才能找回兒時的景象。他不停地出發就像是逆著時間之河,走向過去的彼岸,所以他的拍攝伴著年輕的活力與童趣。」他亦表示,彭先生鏡頭下多是以平常百姓的生活故事客觀展現,樸素的攝影語言與故鄉的主題相互融合,其作品總可以帶給大家對故鄉美好的懷想。
「有人情處即故鄉」
這次「故鄉」攝影展覽以中國四川及浙江古鎮村落的景象與田間的人和事為題材,透過淳厚而簡樸、深沉而真實的日常生活呈現原始的鄉土情懷。彭明商的作品注重內涵,費盡心思給作品注入自己的情感,亦透過懷舊的情緒,去引發人們無盡的聯想。
策展人郭際評價說,用相機表達故鄉也是許多攝影師的願望,「但彭先生的表達有些許不同,他的對象是自己熟悉的,不是走馬觀花地簡單拍攝,而是注重內涵,舍得花時間深入。一次又一次重復著,給作品注入自己的情感,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在作品分享會上,彭明商為來賓細緻地講解了每一幅「故鄉」攝影作品背後的故事。他表示,自己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當地人生活的真實體現,攝影的過程從未使用閃光燈、遮光板等工具作輔助。他用鏡頭記錄下雨後村民勞作回家的樣子,記錄了古老理發店、戲臺的歷史和時代感,也拍下了如今還守在店面門口的算命先生蒼老而安靜的模樣。
《碳烤豆腐》拍攝於2002年重慶中山古鎮,在一個早上的九、十點鐘,一位老年婦女在巷子里烤豆腐,彭明商說:「古鎮里百姓的生活就這麼平平淡淡,她賣的豆腐一塊才1元,但是她很高興,因為她生活在她的家鄉里。」於2010年拍攝的《賣乾豆腐的人》里,照片上的中年男人獨自坐在店里賣豆腐,他兩手搭在一個「烘蘢」上取暖,彭明商覺得很有意思,便拍下這張照片。據其介紹,「烘蘢」是五六十年代農村很普及的東西,是將做菜時燒柴火剩下的碳放進竹籃里用以冬天取暖。「60年代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里已經沒有了這『玩意兒』,而像這樣的古鎮,因為設備的欠缺,至今依然保留著如此古樸的方式進行取暖,這是很多年輕人所不認識的。」《歡聚的鄉親》拍攝於2006年,每年2月春節前後,這裹都要舉行全家宴,每家每戶會在家門口擺出一張一樣方桌,拼在一起,連成一排,並擺上各家飯菜,鄉親們坐在一起吃飯喝酒。「這樣的一種形式體現了老鄉之間的團結、友愛、和睦的親情關系。」彭明商說,「照片里反映的就是古老村鎮里樸實的生活場景,盡管那些東西看起並不是那麼好,但其樂融融的情景令人覺得很溫馨。」在他的鏡頭里,我們看見孤獨的老人依然在用最古老的方式編織著一雙雙草鞋,來到這裹的遊客或許會買上一雙作為紀念品;留在村鎮里的小娃天真無邪,他們沒有城市里的電子產品,一塊石頭一根竹子就是玩具,卻也快樂幸福;在外打拼的青年人偶爾回到家中,打掃古老的房
屋,坐在天井下促膝長談……彭明商說:「照片上的這些場景,等過一年再回去看看,也許就再也看不到了。」他表示,接下來還將繼續到古鎮上進行拍攝,把鄉親們耕作勞作的方式、場景記錄下來,留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