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老炮儿》火了老北京菜

2016-01-05
来源:北京晚报

          喜爱滑冰的市民相约在什刹海的后海冰场上一起健身,滑冰者在此互相学习切磋技艺,玩得十分开心。
  西来顺的马连良鸭子原来跟“茬架”有关,又一顺饭庄涌来了打听炮羊肉、爆糊等老北京特色菜的食客,什刹海冰场周边的老字号热闹程度远超往年……最近,电影《老炮儿》火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跟着影片一起热起来的除了颐和园那片湖面,还有老北京的那些特色菜,也勾起了不少人心中老北京的味道。
  冲动消费的
  多是“小鲜肉”
  对于《老炮儿》电影带火怀旧消费这件事情,如今仍干餐饮行业的老潘有自己的看法:《老炮儿》讲的事情特别熟悉、接地气,就像是以前发生的一样,还原度很高。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人看着就是怀怀旧,但还没到影响消费行为的程度。但是年轻人不一样,他们会觉得新鲜,就会有消费的冲动,要去尝试一下。老潘感慨道:“电影里好些东西,比如‘局气’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已经很少见到了。原来都住一个胡同,哥儿几个可以随时约出来拿着扎啤侃大山,现在拆迁,都从城里搬出去了,大兴、通州住哪儿的都有,每个人都开始忙着挣钱养家,要约着吃顿饭太难了,时代不同了。”
  西来顺
  镇店名菜和“茬架”有关
  看过电影,在和平门附近上班的新北京人小梁对“茬架”这个词印象深刻,双方有了纠纷,约好时间地点,带着弟兄们干一仗。让他没想到的是,单位附近的西来顺饭庄里有道名菜——马连良鸭子,就跟“茬架”有种特殊的关系。西来顺的高经理告诉记者,过去的西来顺并没有马连良鸭子这道菜。解放前的一天,京剧“四大须生”之首马连良先生正准备尝尝褚连祥师傅的手艺,碰巧赶上了两个权贵为了争雅间打架,还放话要砸馆子。后来是马先生把架劝开,避免了一场风波。再后来,褚连祥到西来顺,专为马连良做了一道合口的菜,以鲁菜的香酥法配以淮扬风味汤料,特制了香酥鸭,并亲自取名“马连良鸭子”以表达敬谢之意。元旦期间,节庆因素加上电影影响,销售最火的时候,这道菜一天能卖出去百十来只,销量有不小的增幅。
  局气
  和北京文化特性有关
  提起《老炮儿》里的六爷,观影者最一致的评价就是“局气”,按照老北京话想表达的意思是“按规矩办事”,让人信得过,放心。与这个词重名的“局气”餐馆最近生意真是火爆得不行,昨晚,记者在饭馆门前看到,等位吃饭动辄等上两个小时。谈及店内人气火爆与电影的关系,局气北京南站店的一位店员表示,也不光是《老炮儿》的带动效应,局气的生意一直很火爆,最重要是电影里边北京大方豪爽的文化特性与局气的企业理念不谋而合了。
  又一顺
  打电话问老北京菜的多了
  在老字号名店又一顺,记者遇到了正在兴致勃勃谈论《老炮儿》的小王和他的几个同学。小王是90后,虽然生长在北京,但对“老炮儿”那个年代的事情并没有印象,看过电影后只觉得特别过瘾,对老北京文化也更感兴趣了,还特意上网查了哪家老北京菜做得地道。又一顺的杨经理告诉记者,随着电影热映,像小王这样慕名而来吃北京菜的顾客多了起来,尤其是年轻人。甚至有顾客在订餐的时候会点名问有没有爆糊、炮羊肉、焦熘肉片等老北京的功夫菜,或者一打通电话就问老北京菜有哪些,“这是以前很少有的”。
  原来,炮羊肉这道菜做法讲究,因为费时费力,有的店铺因为考虑到经济效益逐渐不做了,现在会做的师傅也越来越少。又一顺烹制这道炮羊肉的器具并不是一般家里或者餐馆常用的炒锅,而是店里特制的中间厚、两边略薄、平面稍带弧形类似饼铛一样的“铁家伙”。最初,炮羊肉是在店外招揽生意用的,羊肉接触饼铛“滋啦”作响,肉和葱花等调味品的香味儿随着风传老远,整条街都能闻到。
  家住什刹海附近的老潘出生于1960年,自己就曾经做过炮羊肉,提起来特有感触。“那是1979年,每月工资才三四十元,炮羊肉几毛钱能买一份,再配着牛舌饼,特别香,至今提起来都想再尝尝这老味道。”
  什刹海周边
  下午提着冰鞋来的多了
  有的餐馆火爆是因为菜名,还有的是因为位置好。《老炮儿》电影里有不少溜冰镜头,最近什刹海冰场周边的老字号人气儿也大涨,销量超过往年。
  “不少人都是溜冰顺道来这吃老北京烤肉的,”烤肉季孙经理告诉记者,“有些是老顾客,到了这个季节一准儿来溜冰吃烤肉,元旦期间也来了些初学者。”溜冰的人吃饭没正点,尤其中午到冰场的一般都先玩会儿再来吃饭,因此最近店里两三点钟还有不少来吃烤肉的顾客。在紧邻冰场的什刹海同和居食府,不少人从溜冰场出来,提着冰鞋就直奔餐桌,以前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是“饭口儿”,但现在时间彻底错乱了。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