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音樂肖像讓每個人有首自己的歌

2015-11-02
来源:香港商报

  用音樂去記錄,每個人都可以有一首自己的歌。10月15日,民謠音樂人小河帶著他發起的「音樂肖像」項目在深圳展開了一場音樂分享會。音樂肖像是由小河發起的推動音樂創作者與社會大眾展開音樂互動體驗的項目,他以音樂的形式記錄著陌生人,如同為他們繪制肖像。出席此次分享會的嘉賓有中國民謠音樂人周雲蓬及音樂策劃人涂飛。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王曉蕾
  用音樂記錄陌生人故事
  「每個人都可以有一首自己的歌」是「音樂肖像」項目的口號。據小河介紹,「音樂肖像」項目是2015年發起的,希望通過音樂人的視角與方式呈現「普通人」的生命之光。5年前,當小河感到自己的創作變成一件被動的事情時,為了從「等待靈感的被動狀態」里解放出來,他決定開始一場「主動創作」體驗。
  「一首歌的產出是等待靈感的過程,我不想等待。」於是,小河每個月去跟普通人生活一天,用鏡頭將他們一整天的生活拍攝下來,包括各種細節,隨后制作成小短片,并用自己最直覺的觀察,來為他們創作一首歌。小何說:「你必須要寫這個歌,無論你喜不喜歡他,都要寫歌。這樣下來,我就寫了12首歌,其中有著自己很多的內心體驗和感受。」
  2010年,小河為普通人寫歌的行動持續了一年的時間,為12個陌生人寫了12首歌,完成了詞曲的小樣創作及錄音,小河將他們取名為《十二幅音樂肖像》。如今,作為「音樂肖像」的第一期,他邀請了12位音樂人及樂隊歌手,根據「十二幅音樂肖像」的DEMO、文字及視頻素材,重新編曲制作并歌唱。受邀的音樂人包括周雲蓬、小老虎、羅思容、萬芳、馬頔、老狼、萬能青年旅店等。

  每個人都可有首自己的歌
  十二幅音樂肖像,小河以最直觀的體驗,無關褒與貶,用歌唱記錄了當下社會中不同身份的任何人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在小河所描繪的十二個肖像里面,包括的類型多種多樣,其中有鄉村教師、失聰的女設計師、煤礦空人、行為藝術家,也有藝術品收藏家、未出生的小孩、拉拉等人物。「我非常感恩曾經與他們有過一天的生活,他們每個人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也讓我有機會發現與反省自我心理的路徑與缺陷,并體驗從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走出來的美好與震動。」
  在談到自己對於肖像人物的選擇時,小河說,自己剛開始帶有一種獵奇心理,會按照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尋找符合腦海里想象的人物,但當他創作到第6個月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所找尋的人物都是被社會賦予了邊緣符號的人物,例如鄉村教師、煤礦工人、拉拉等,他說,「潛意識里讓我認為只有這樣的人物才能寫出好作品,但自己并不知道。」因此他開始審視自己,并拓寬自己對人物的選擇,包括選擇其并不敏感的人物,諸如90后的北京女孩、藝術品收藏家等等。他說,「創作是沒有邊界的,只要你願意去為自己打開、探索,音樂創作就是有無限種可能的。」
  為了能更好展現不同人物的特點,小河在音樂人和音樂風格的選擇上也頗有講究,其所創作歌曲的風格既有民謠,也有POP、搖滾等。音樂策展人涂飛這麼評價小河的歌曲創作:「他多采用白描寫實的手法,無關褒貶,歌曲背后的悲或喜,則留給更多人去體會。」
  多位音樂人制作人參與
  小河說,在這個「普通人不關注普通人」的時代,歌曲便可以成為一個連接紐帶。他說,自己的創作并不是為了說教,更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希望通過在「音樂肖像」推出之后,能有更多的音樂人參與進來,「這個過程就像是一個程序,自己去經歷過,就會不禁去體悟它,希望更多的人能一起來感受這種美好。」
  被小河邀請為1月份鄉村教師王剛歌唱的民謠音樂人周雲蓬表示,自己願意加入到「音樂肖像」這個項目中,是因其認為「給一個陌生人寫一首歌或者唱出來,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音樂形式,而是一項很有探險性的事情。」他認為,當自己唱出王老師時,也許不能按小河的情感模式一模一樣地唱出來,而小河寫歌的時候,也無法按王老師的情緒一模一樣地表達,周雲蓬說:「這就很有意思,最終呈現出來的這首歌,它不屬於王老師,也不屬於小河和我,它是幾個人隔著時空,隔著時間和距離,碰撞到一起的東西,呈現的是有趣的社會和人類學狀態。」他更認為,「音樂肖像」從生活小事為陌生人寫歌是對音樂的一種擴展,「音樂不僅僅只為了記敘大事件,把自己放開,將重心轉移到與自己沒有任何利益牽扯的陌生人身上,用小的角度來寫很小的人物,無需拔高,他們的存在本身就很有意義和價值,這才是生活的真實反映。」
  小河表示,「音樂肖像」是一個開放項目,多位音樂人、制作人參與進來,讓它成為由多個能量組成的音樂肖像檔案館。希望自己的項目能推動具有音樂創作知識的人關注身邊現實。據悉,小河「音樂肖像」項目將繼續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方式向社會徵集肖像類歌曲、詩歌、歌詞和短視頻,也將於今年年底將「音樂肖像」錄制完成,并與肖像歌手們一起開展一場「音樂肖像」演唱會。
[责任编辑:周丹]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