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港碼頭
粵東僑博會標誌
5/6文化長廊非遺展廳中的潮州木雕。
金秋十月,潮涌韓江,風云激蕩。廣東省第六屆粵東僑博會今天在潮州揭幕,來自全球數百位潮籍華僑、潮汕鄉賢匯聚故里,敘鄉情,謀思路,共發展。
據悉,今屆僑博會以“創新驅動 振興粵東”為主題,凝聚省委省政府為發揮粵東地區僑力資源優勢,促進粵東地區振興發展的決策用心,更是粵東四市深化汕潮揭區域合作、凝聚海內外潮籍鄉親智慧力量,推動粵東振興崛起的一次重要機遇。
作為承辦此次盛會的東道主,潮州早早就確立“突出潮味、務實節儉、合作共贏、促進發展”的辦會原則,立足將僑博會打造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引擎、凝聚力量的新載體與重塑形象的新窗口。
潮州市委書記李水華表示,當前,國家正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和創新驅動戰略,潮州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又處在福建自貿區和廣東自貿區的交接點,將全力打造“一中心三片區”,續寫“鳳凰展翅”新篇章,為粵東重塑形象、振興崛起作出應有貢獻。
據透露,今天開幕的僑博會上,將舉行20個項目的簽約儀式,總金額超270億元。其中潮州簽約項目7個,總金額153.6億,涵蓋科技、新材料、旅游、地產、節能、能源以及走出去投資、出口貿易、華僑捐贈等領域。
匯聚僑力,“華僑效應”永不落幕
提起華僑,有這樣兩句話傳遍四海——“有潮水的地方便有潮人”、“海內一個潮州,海外一個潮州”。對于潮州來說,海外華僑影響尤其巨大,如華人首富李嘉誠、學界泰斗饒宗頤、著名僑領陳偉南等,“華僑效應”綿延不息,成為推動潮州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開花的“永動力”。
多年來,潮州立足一個“僑”字,借助“華僑效應”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發展。改革開放后,隨著國門的逐漸打開,越來越多的華僑返回故里, 海外潮人積極通過捐贈福利、投資興辦實業以及建言獻策等方式投身于家鄉各項建設事業,為潮州的快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廣大海外僑胞捐資高達20億,直接推動了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福利、科技、體育、交通和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發展。
在今年5月23日成立的潮州文化公益基金會上,來自海內外潮籍社團、企業和潮籍僑胞的捐贈捐款超過4000萬元,文藝精品500多件——依托海外僑胞資源,潮州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反哺效應。
除了輸血式的慈善助力,潮籍華僑更擅于造血式的投資興商,通過辦實業、辦工廠等各種各樣的方式融入當地的經濟、社會生活。目前,華僑投資已成為潮州利用外資的主要來源,多年來帶動了潮州陶瓷、服裝、食品、塑料、工藝品、機電等產業成長壯大,產品暢銷港澳臺、日本、中東、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有力地拉動了潮州外貿出口的增長。
新的發展時期,潮州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如何引聚僑力為潮州崛起增添助力,既是潮州引僑戰略升級需要,也是潮州開放發展的勢在必行。在2015年1月召開的潮州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上,“海絲文化重鎮、潮人精神家園”被首次列為潮州的城市形象寫進報告。在潮汕地區率先提出“潮人精神家園”,體現了潮州作為人文之魂的不二地位,更折射了潮州新一屆黨政班子要在新時期更好、更快、更強引聚僑力的良苦用心。
今年以來,潮州黨政班子加大開展“請進來,走出去”力度,和海內外潮籍華僑開展廣泛聯誼活動,在香港、泰國、北美等地舉辦經貿活動,積極拓展僑力資源,招商引資,招人引智,成效顯著。據統計,潮州市迄今已同東南亞及歐美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社團建立了聯系,形成了一支與潮州長期合作的友好力量。
市委書記李水華表示,潮州是“潮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世界潮人的“根”。粵東僑博會再一次走進潮州,充分體現了潮人團結向上的凝聚力和粵東加快發展的戰斗力。潮州將以此次盛會為新起點,不斷深化與海內外潮人的聯系,推進各領域的合作共贏。
值得一提的是,僑博會期間,潮州還將舉辦海絲陶瓷國際學術論壇暨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慶典。目前,活動受到了海絲沿線國家、地區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和熱烈響應,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咨詢專家、“一帶一路百人論壇”專家委員會陳平,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教授等眾多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120多人應邀參加研討交流,堪稱一次國際性的學術盛會。
搶抓“海絲”,打造重要節點+平臺
海絲機遇,成為潮州轉型升級新的“風口”。牢牢抓住“海絲”,成為潮州發展戰略新的路徑選擇。
潮州市委書記李水華表示,在國家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和創新驅動戰略中,潮州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又處在福建自貿區和廣東自貿區的交接點,潮州面臨發展黃金機遇期。若加上潮州長久形成的深厚的華僑資源、良好的“華僑效應”,無疑為潮州的崛起插上新的翅膀。
海絲機遇首當其沖。據介紹,潮州歷來就是通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最便捷的交通樞紐之一,通商歷史悠久,境內柘林港是潮汕地區最早的對外通商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而潮州港是華南地區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被列為國家對外開放一類口岸,設計年吞吐能力達到1360萬噸,已建成碼頭7座、泊位10個,此外,潮州產業特色鮮明,對外貿易活躍,以陶瓷、服裝、食品、電子機電、水族器材為主的特色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處于國內外領先地位,是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和出口基地之一……歷史、港口、產業等這些利好,對潮州落實國家戰略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些利好更意味著,潮州有望成為閩粵臺經濟軸帶上的黃金高地。
今年以來,潮州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加大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尤其是東盟國家的交流合作發展,貿易關系不斷升級,成效顯著,目前,潮州與海上絲綢之路35個沿線國家建立進出口貿易往來,貿易總額占全市半壁江山,與此同時,沿線國家在潮州投資項目也達到27個,投資總額突破10億大關。
此外,在海絲機遇的帶動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消費市場龐大,加速促進了潮州與之建立更緊密的經貿合作。去年,潮州聯合中山市赴越南、印尼、斯里蘭卡和阿聯酋等國家開展系列經貿活動,組織企業參加首屆廣東“海博會”,達成簽約項目17個,簽約金額17.8億元。今年來,潮州不斷擴大對外開放領域,謀劃更多合作,支持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營銷網絡,赴廈門成功舉辦經貿招商推介會,現場簽約項目29個,總投資額132.4億元,有力推動與沿線國家更高層次的區域合作和更寬領域的經貿往來。
搶抓海絲機遇時不我待。作為海絲之路的重要節點,潮州充分發揮與沿線國家的經貿、文化合作源遠流長的優勢,積極融入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做大做活外貿“大文章”。
據透露,今后潮州將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做大與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量,加大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等重點領域的雙向投資合作,加強與沿線國家在原油、煤炭、天然氣、新能源開發、節能環保等方面的項目對接合作,突出重點推進與印尼、越南等東盟國家在資源能源等產業上的合作,同時做大“線上海絲”貿易,充分發揮“著名僑鄉”優勢,做大“線上海絲”貿易,尤其加強重點平臺建設,致力打造面向“新海絲”的重要節點和平臺,推動海外華僑華人與潮州經濟社會深度融合與發展。
創新驅動,全域發力構建新格局
去年底以來,潮州搶抓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和省實施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的機遇同時,著力謀劃全域發展,全面啟動“一中心三片區”建設,不斷深化同海絲沿線國家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全力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僑博會前夕,開全省先河的《潮州市全域規劃》通過專家審議。這是潮州立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粵東西北振興戰略、泛珠三角合作戰略,著力謀求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重要舉措。
在新的全域規劃框架里,潮州引入“鳳凰展翅”寓意,重新布局和啟動“一中心三片區”建設,力爭通過幾年努力,把中心城區打造成全市“首善之區”,把潮安片區打造成“粵東縣域科學發展排頭兵”,把饒平片區打造成“閩粵臺融合發展橋頭堡”,把北部山區打造成“綠色化特色經濟發展示范區”。
當前,“創新驅動,全域發力”已成為潮州共識。去年底以來,潮州突出“創新驅動”這個核心,加強自主創新,深化體制改革,營造創業環境,尤其是為了迎接僑博會召開,潮州選定23項續建、新開工、近期將竣工投產的項目作為僑博會前重點推進工程,開展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宜居環境、旅游景觀、古城開發等大會戰,以會促建,以建惠民,逐漸成為粵東最具潛力的發展洼地和投資福地,構建起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新格局離不開“大交通”,目前,廈深高鐵潮汕站成為粵東最大站場,日均旅客流量超過2萬人;沈海、汕梅高速貫通全境,潮汕機場距市區20分鐘車程。未來三年計劃建設總投資698億元的“綜合交通網”,高速公路里程將從52公里增加到208公里。隨著廈深高鐵站從二級過路站升格為中心樞紐站,動車運用所落戶潮州,以及梅汕高鐵、大潮高速等啟動建設,潮州作為粵東交通樞紐中心的核心地位基本形成。
新格局離不開“大平臺”,目前,潮州已擁有閩粵經濟合作區、潮州高鐵新城、鳳泉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韓東新城等重大發展平臺,具備了接納大型投資項目的基礎條件。其中閩粵經濟合作區核心區總面積300平方公里,依托國家對外開放一級口岸潮州港,借力閩粵兩省跨省合作政策疊加,重點發展臨港工業、海洋生物、對臺貿易、濱海旅游等產業,有望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建設區域。潮州高鐵新城地處桑浦山麓汕潮揭交界黃金地帶,依托高鐵和空港聯動優勢,將建成潮州新門戶、城市新家園、產業新高地、生態新空間、交通新樞紐。鳳泉湖高新區主要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陶瓷等主導產業,將努力打造粵東地區區位、規劃、產業、環境“四個最好”現代化工業園區。韓東新城是城市擴容提質的主戰場,按照“產城融合”要求,布局了51個市政路橋、學校醫院、城市綜合體、電商園等項目,將建成人文薈萃、科教領先、配套完善、山水宜居的高品質城市新區。
新格局離不開“大服務”,今年以來,潮州為了確保良好的營商環境,對各縣區、開發區下放了195項管理權限,出臺了條件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產業發展促進政策,制定了園區擴能增效扶持辦法,同時建成網上審批服務平臺,建立投資項目綠色通道和領導掛鉤聯系重點企業制度,為企業提供“保姆式”貼身服務,“崇商、重商、富商、安商”氛圍初步形成。
以創新驅動為魂,以全域發力為號角,潮州積極引聚華僑全域發力,邁上海絲新征程,大平臺蓄勢待發,大交通內外升級,大服務重塑政風,一個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躍然紙上。
僑博會活動鏈接
一、海絲·陶瓷國際學術論壇暨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慶典
10月27日至28日在韓山師范學院舉行。活動將圍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潮州大開放格局的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潮州文化在海外的傳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陶瓷經濟和發展”、“饒學與華學研究”等四個議題展開研討,論道“海絲”、研究饒學,共商發展、共慶華誕。
活動得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絲沿線國家、地區和國內眾多知名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和熱烈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咨詢專家、“一帶一路百人論壇”專家委員會委員陳平,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教授等120多名海內外知名外專家學者應邀參加研討交流。
二、“潮人下南洋”創業史展
10月27日起在潮州市博物館舉行。展覽將以實物陳列、圖片展示、文字解說等方式,展示近現代潮人“下南洋”的創業史,包括《飄洋過番,開枝散葉》、《創業維艱,貢獻卓著》、《華社永續,落地生根》、《心系故園,桑梓情深》四個主體部分,以及潮汕四市榮譽市民芳名榜等內容。屆時,展覽將展出實物90余件,包括僑批(海外僑胞通過民間渠道或金融郵政機構寄回國內的贍家匯款暨平安家書)60件、潮人下南洋時的羊皮箱、華僑海外謀生貨架等物品,以及珍貴圖片約100幅。
三、粵東四市非遺精品展
10月27日至29日在潮州市人民廣場文化長廊舉行。此次展會將有約30個粵東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加展覽,包括汕頭剪紙、潮州木雕、揭陽陽美翡翠玉雕等國家級非文化遺產項目。展會參展非遺精品共有437件,其中潮州350件、汕頭40件、揭陽27件、汕尾20件,包括獲得“德國慕尼黑第32屆國際博覽會”金獎的抽紗臺布《雙鳳朝牡丹》、獲得全國傳統工藝品展覽金獎的潮州木雕《三折式人物通雕大屏風》等作品。屆時,還將有非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在展會現場獻藝。
四、“2015潮汕旅游美食嘉年華”
10月27日至31日在潮州體育館廣場隆重舉行。屆時,將有來自潮汕四市制作精細的特色名菜、各式各樣的名小食、豐富多彩的特色旅游手信、旅游商品和傳統工藝品等同場展示展銷。同時舉行2015潮州“名食店、名廚師、名手信”評選活動揭曉頒牌(證)儀式、中國精品酒店聯盟推廣潮州菜活動合作簽約儀式和潮州美食旅游精品線路推廣啟動儀式。此外,潮州市攝影家協會還組織60名攝影師現場創作潮汕美食攝影作品。
撰文 廖奕文 潮宣
圖片由潮州市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