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接受采訪

▲山西品牌中華行展區現場
展台古朴喜慶盡顯山西韻味、產品琳琅滿目特裝亮相、鼓樂表演彰顯文化特色……9月1日,第十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大幕。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由東北亞6國共同參與並面向全球開放的國家級、國際性、區域綜合博覽會上,山西品牌軍團一枝獨秀,從產品展示到文化展示,都為東北亞客商留下了深刻印象。
1500平方米展區盡顯晉風晉韻
紅地毯引路、紅燈籠迎客,在東北亞博覽會第9展示館,山西品牌中華行(長春站)展區喜慶的裝扮吸引着東北亞客商紛紛駐足。“佔地1500平方米的山西品牌展區,是這里最大的一個展館。”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說,東北亞博覽會期間將有10萬余名國內外客商、東亞各國經貿高官云集長春,共享盛會。這次我省40余家企業攜1600種產品以會中會形式來到長春,不僅要讓長春百姓品嘗到正宗山西特產,還要將山西品牌、山西形象借此盛會展示給東北亞國家。
現場,走入山西大門,40余家參展企業以不同風格的門頭吸引着游人的目光。走進這里,不僅可以聞到醋香、吃到牛肉,還可以親眼目睹山西制造的新能源產品、山西電子商務平台。“以前只知道山西有汾酒、陳醋,今天才了解到山西有比同仁堂還要古老的中醫品牌。這個定坤丹真是好東西。”在廣譽遠展台前,長春市民果女士邊品嘗現場制作的定坤丹邊為师傅們豎起了大拇指。
非遺技藝絳州鼓樂贏喝彩
鏗鏘有力的鼓點由遠及近、由疏及密,剛勁奔放的節奏熾烈灑脫、振奮人心……非物質文化遺產絳州鼓樂在開幕式中有一段精彩的表演。舞台上,6位身着紅色演出服的鼓樂手手眼配合,賣力傳神的表演引得觀眾陣陣掌聲。“在觀眾看來簡單的開場表演,其實是我們精心安排的山西文化名片展示。”現場,省商務廳工作人員表示,山西品牌中華行每到一站,都會有山西地方特色演出助陣。這一站選擇了絳州鼓樂,作為中國民間鼓樂的優秀典范、民族打擊樂的杰出代表,絳州鼓樂于2002年被載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中心的“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數據庫;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和絳州鼓樂同樣受歡迎的,還有山西民歌表演。“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悠揚深情的山西民歌回響在活動現場。來自華夏之根表演藝術團的兩位歌手,分別獻唱了《人說山西好風光》《掛紅燈》等山西民歌。“每次在品牌行活動中,我們都會有民歌演出,希望通過民歌讓大家了解山西,愛上山西。”歌手趙燕說,山西民歌有着很濃厚的地方特色和地方味道,所到之處都會受歡迎。“唱得很專業,很好聽,有地方特色。”長春市民柳女士說,山西展廳的表演很精彩,她還用手機錄了幾段視頻,打算回去讓家人也好好欣賞一下。“你們見過拿面團吹氣球嗎?接下來,我們開始表演面技絕活了。”歌曲表演結束,主持人带領大家一起欣賞了面食技藝表演。只見表演者手拿一團厚厚的白面,隨着音樂起伏,表演者將白面捏成了一個口袋狀,隨即開始像吹泡泡一樣,將白面吹成了一個比籃球還要大的面球。主持人介紹說,這一技藝已經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隨着表演不斷深入,現場觀眾紛紛鼓掌、拍照留念。
面團吹氣球表演結束後,是龍須面表演。“喲,山西面食花樣多,沒想到這麼有藝術感!”活動現場,在山西面藝表演者拉出極細龍須面時,場下一片驚歎。
台上,面藝表演者拿着一塊和好的面團表演“一根面”。表演者魔術般地揮舞着手中不斷被拉長的面條,面條越來越長,卻細而不斷,觀眾紛紛叫好。
品美味山西特產受青睞
在山西展區,最受歡迎的要數汾酒展區。青花瓷大酒瓶是這次為長春展區特別定制的,現場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汾酒集團共带來老白汾、青花瓷、竹葉青等多個系列產品。現場品嘗和銷售來看,還是老白汾系列更受普通消費者歡迎。“在東北有了晉商,就有了汾酒,歷史悠久,東北人也很喜歡喝汾酒。”汾酒長春地區負責人葛勇剛說,山西汾酒在東北市場的銷售量逐年上升,這次品牌行汾酒廠家來長春,必將使更多長春市民了解汾酒文化,進而成為汾酒忠實的消費者。“您好,歡迎品嘗我們山西特產柳林溝門前碗團,我們的產品是用蕎麥面做的,不含糖,純雜糧,而且還有降血壓等保健的作用……”在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林溝門前碗團展位前,銷售人員熱情地向每位過往顧客介紹着自己的產品。小伙子的熱情加上展位前擺放着的色、香、味俱全的紅油碗團,讓不少人停下腳步品嘗。
蕎面糊糊盛在碗中蒸熟,調上陳醋、辣椒油即食,筋道爽滑、味美健康。無論在小街小巷,還是高檔酒店,柳林蕎面碗團已成為山西百姓宴請異地貴賓、居家會友的必備開胃小吃之一。多次參加品牌中華行,溝門前現場銷售經理表示,他們的團隊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現場銷售經驗:第一就是主動開口,因為品牌行所到之處都是全新的客戶,需要很熱情地介紹產品,讓消費者留步;第二就是讓客戶品嘗,從而認可產品,這樣客戶才會購買。“您看,我們的鐵器專門設計了藏羚羊,這是我們為長春之行特意带來的款式。”在澤州鐵器展示區,市場總監朱行威不斷地向客人介紹着自己带來的產品。“你們山西的產品很有特色,這把鐵壺又精致又高檔,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煮茶工具。”現場,一位長春市民對鐵器特產愛不釋手,在細細欣賞後,一口氣購買了三把。
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首次參展有收獲
在山西展區,和地方特產、高科技裝備制造、電子商務等展區同樣受歡迎的,還有首次參展的山西侯馬開發區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作為山西首家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侯馬經濟開發區此次代表我省電商領域在活動中開展招商和宣傳推介。
活動現場,侯馬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崔玲玲重點向前來參觀的東北亞客商推介了黃河金三角工業品交易中心、亞歐有色金屬交易中心、敦煌網山西運營中心等電商平台企業。由于此次參展人數較多,規模盛大,前來侯馬開發區電商基地展位諮詢和洽談的人群絡繹不絕,僅9月1日當天,就有30余家企業代表前來諮詢洽談,並已與聚信農業、瑞鼎科技等6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崔玲玲表示,侯馬開發區是商務部在我省授予的首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目前已有50余家電子商務平台企業入駐發展,直接從業人員1000余人。2014年,實現網絡交易額近30億元,零售銷售額突破億元,形成了以大宗商品B2B電子商務為主要特色,以網絡零售電商、跨境電商、配套服務為補充的多業態發展模式,正在成為我省乃至晉陝豫黃河金三角綜合試驗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建議
專家學者為山西品牌發展出主意
9月1日,山西品牌中華行(長春站)專家座談會,在吉林省賓館舉行。商務部品牌研究院院長、上海品牌專家、山西品牌專家等,共同為山西品牌發展出主意。
山西財經大學MBA教育學院院長衛虎林:
不僅出售商品還講山西故事
我省此次舉辦的“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聲勢浩大,效果明顯。這次到現場,對我心靈是一次震撼。
山西品牌中華行,不僅僅是出售商品,而且還講山西故事,重塑山西形象。我的建議是:首先應建立統一的山西品牌中華行宣傳網絡。第二,進一步和文化、旅游相結合。第三,巩固已經取得的成果;第四,在中華行走過的地方,繼續建立山西名特優商品展銷中心;第五,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對真正的品牌給予保護;第六,全社會重視品牌,相關部門可以設立一個品牌專項資金,對參與品牌行活動效果好、發展快的企業給予獎勵。
上海資深品牌營銷專家石章強:
認准了一定要堅持下去
一個企業品牌問題是否解決好,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檢驗,一是這個企業“賣什麼”,二是這個企業“說什麼”,三是這個企業“怎麼說”,四是這個企業“怎麼賣”。有的企業只是知道自己生產什麼,出售什麼產品,具體怎麼科學地營銷,給消費者怎麼講好品牌故事,辦法並不多。
品牌路上,沒有規模的強與弱,沒有實力的大與小,只有時機的早與晚、速度的快與慢、順序的先與後。在品牌建設過程中,頂層設計很關鍵,在上海就有上海品牌戰略辦公室,有了這個牽頭部門,類似山西品牌中華行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到這個辦公室去協調解決,有了這個機構,還可以搞好品牌建設頂層設計,用好資源。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研究員李光輝:
山西品牌建設已走在全國前面
“品牌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山西品牌行活動是站在全球視野,助推山西品牌發展,可以說山西在品牌建設上已經走在了全國前面。”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研究員李光輝在發言時表示,有句熟語叫是金子總會發光,但金子埋在地底下是不會發光的。
談到山西品牌未來該如何發展,李光輝給出四點建議:挖掘歷史文化,傳承山西名優品牌;注入現代內涵,打造山西品牌系列;培育國際品牌,提升山西對外形象;創新品牌體系,構建開發型經濟發展。